桃花流水引四首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代

扫断红霞陌上尘,青鸾白凤集仙真。

吹笙捣药皆厮品,要作蓬山骂坐人。

柳浪初正(有僧寄山子)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代

旋赊白发号衰翁,旧业今缘次第空。

山鸟乍闻新格磔,峡僧遥寄小玲珑。

坐消纤雨轻阴日,闲踏疏黄浅碧风。

收拾方桥与兰浆,待看红萼慢流中。

别龙君超君御兄弟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代

青鞋不破武陵春,归去西风一面尘。

荷叶山头闻杜宇,桃花源上别秦人。

深村稻熟泉当户,废苑茶香寺作邻。

可是无花无地主,祇缘无计得分身。

登华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代

洗头盆下撷芝苗,古洞深松话寂寥。

仙迹久湮无后辈,游人逆数即前朝。

身轻眼豁肠皆换,月冷烟清梦亦遥。

见说乳泉甘似酒,扪萝亲与试云瓢。

¤

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代

侬家生长在河干,夫婿如鱼不去滩。

冬夜趁霜春趁水,芦花被底一生寒。

乙巳元日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代

湖柳侵街水接门,东风缬缬澹微温。

久乘下泽无官韵,乍着红衫有摺痕。

皓首?颜俱入市,碧芽新鸟又成村。

归来且坐梅花下,倒却鹅黄四五樽。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同心结:古人用彩丝缠绕作同心之结,以喻两情绸谬之意。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描写的是闺中人思今意中人的情怀。

从夏完淳的经历看,词中所写的闺中人,其实是他自己心怀的化身,而所思念的意中人,也是故国、或者是理想的寄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别云间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参考资料: 1、 别云间 .古典诗词鉴赏.2013-08-30[引用日期2013-08-30]

三年羁(jī)旅客,今日又南冠(guān)。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参考资料: 1、 别云间 .古典诗词鉴赏.2013-08-30[引用日期2013-08-30]

三年羁(jī)旅客,今日又南冠(guān)。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参考资料: 1、 别云间 .古典诗词鉴赏.2013-08-30[引用日期2013-08-30]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

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

“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

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

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

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

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

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参考资料: 1、 周志恩,夏完淳《别云间》赏析,语文天地,2001(14)

绝句(四首选一)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一剪梅·咏柳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

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一晌:一转眼。

晌:不多久,读若“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人在时空中本应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际家国破败之时,面对无动于衷的物象,只觉得空茫无着,无能为力。

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灵性,又正在有痛苦。

所以,咏柳系借柳之无情以返观一己痴苦。

全篇除首句“伤心” 字样外,纯以意象结撰,词体小令,容量见大。

叠句“昨岁”、“今岁”;

“才过”、“又过”,承上是似断而续,启下则绵悠深长,余意曲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31132133134135 共54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