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魏文帝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西北有浮云。

缭绕华阴山。

惜哉时不遇。

入夜值霜寒。

秋风聒地起。

吹我至幽燕。

幽燕非我国。

窈窕为谁贤。

少年歌且止。

歌声断客子。

效阮公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少年学击剑。

从师至幽州。

燕赵兵马地。

唯见古时丘。

登城望山水。

平原独悠悠。

寒暑有往来。

功名安可留。

悼室人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适见叶萧条。

已复花庵郁。

帐里春风荡。

檐前还燕拂。

垂涕视去景。

摧心向徂物。

今悲辄流涕。

昔欢常飘忽。

幽情一不弭。

守叹谁能慰。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恭承此嘉惠。

末官至南荆。

敛袵依光采。

端笏奉仁明。

再逢绿草合。

重见翠云生。

江甸知礼富。

汉渚闻教清。

君王澹以思。

树羽望楚城。

年积衣剑灭。

地远宫馆平。

锦帐终寂寞。

彩瑟秘音英。

丹沙信难学。

黄金不可成。

迁化每如兹。

安用贵空名。

流岩惨中怀。

凝意方自惊。

愿借若木景。

长照忧人情。

渡泉峤出诸山之顶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岑崟蔽日月。

左右信艰哉。

万壑共驰骛。

百谷争往来。

鹰隼既厉翼。

蛟鱼亦曝鳃。

崩壁迭枕卧。

崭石屡盘回。

伏波未能凿。

楼船不敢开。

百年积流水。

千岁生青苔。

行行讵半景。

余马以长怀。

南方天炎火。

魂兮可归来。

陆东海谯山集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杳杳长役思。

思来使情浓。

恒忌光氛度。

藉蕙望春红。

青莎被海月。

朱华冒水松。

轻风暧长岳。

雄虹赫远峯。

日暮崦嵫谷。

参差彩云重。

永愿白沙渚。

游衍遂相从。

丹山有琴瑟。

不为忧伤容。

吴中礼石佛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幻生太浮诡。

长思多沉疑。

疑思不惭照。

诡生宁尽时。

敬承积劫下。

金光铄海湄。

火宅敛焚炭。

药草匝惠滋。

常愿乐此道。

诵经空山坻。

禅心暮不杂。

寂行好无私。

轩骑久已诀。

亲爱不留迟。

忧伤漫漫情。

灵意终不淄。

誓寻青莲果。

永入梵庭期。

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白露掩江皋。

青满平地芜。

长夜亦何际。

衔思久踟蹰。

企余重兰贝。

清才富金瑜。

独艳始东山。

擅丽终西都。

云精无永滞。

水碧岂雁濡。

属我兹景半。

赏尔若光初。

折麻异离羣。

纫蕙非索居。

频赠既雅歌。

还怀谅短书。

杂体诗 陈思王曹植赠友

作者: 江淹 朝代: 南北朝

君王礼英贤。

不悋千金璧。

双阙指驰道。

朱宫罗第宅。

从容冰井台。

清池映华薄。

凉风荡芳气。

碧树先秋落。

朝与佳人期。

日夕望青阁。

褰裳摘明珠。

徙倚拾蕙若。

眷我二三子。

辞义丽金雘。

延陵轻宝剑。

季布重然诺。

处富不忘贫。

有道在葵藿。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

但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一本作‘凄怆’)风尘多。

”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诗中迎面扑来。

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却又因故而漂零在异地他乡,屈仕敌国,远离家园。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诗人看不见故园的青山秀水,他想:黄河的那一面,应该就是故乡的城池吧?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苏武不在,易水犹寒,没有人能够明白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

壮士一去不复返,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踏入故园。

“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把最好的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最后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义,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诗人遥望亭障关河,面对秋风寒水,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

  在格律上,此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其余各句平仄粘对都暗合五言律诗的规则,已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112131415 共16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