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翠葆参差竹径成。

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翠葆参差竹径成。

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

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

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瑞龙吟·大石春景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繁华的长街上,还能见到将谢的梅花挂在枝头,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长满一树。

街巷里青楼寂无人声,只有那忙着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我沮丧地凝神伫立,寻思那位玲珑娇小的旧情人。

那日清晨初见时,她恰好倚门观望。

她前额头上抹着淡淡的宫黄,扬起彩袖来遮挡晨风,嘴里发出银铃般的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如今我故地重游,访问她原来的邻里和同时歌舞的姐妹,只有从前的秋娘,她的声价依然如故。

我如今再吟词作赋,还清楚地记得她对我的爱慕。

可惜伊人不见,还有谁伴我在花园纵情畅饮,到城东漫步?

欢情旧事都已随着天边飞逝的孤雁远去。

满怀兴致回来有意探春,却尽是离情别绪、感人伤怀。

官道旁的柳树低垂着金黄色的枝条,仿佛在为我叹惜。

我骑马归来时天色已晚,秋雨绵绵,纤纤雨丝打湿了衣襟,落满了池塘。

那令人伤怀断肠的院落啊,风吹柳絮,满院狼藉,那门帘上也落满了随风飘飞的柳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章台路:章台,台名。

秦昭王曾于咸阳造章台,台前有街,故称章台街或章台路,其地繁华,妓馆林立,后人因以章台代指妓女聚居之地。

试花:形容刚开花。

愔愔:幽静的样子。

坊陌:一作坊曲,意与章台路相近。

定巢燕子:语出杜甫《堂成》诗:“暂子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又寇准《点绛唇》词云:“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乍窥门户:宋人称妓院为门户人家,此有倚门卖笑之意。

浅约宫黄:又称约黄,古代妇女涂黄色脂粉于额上作妆饰,故称额黄。

宫中所用者为最上,故称宫黄。

梁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庾信《舞媚娘》:“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约,指涂抹时约束使之像月之意。

故浅约宫黄即轻涂宫黄,细细按抹之意。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前度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又有《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曰:“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

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

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

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惟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时大和二年三月。

”诗云:“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处词人以刘郎自比。

旧家秋娘:这里泛指歌伎舞女。

元稹、白居易、杜牧诗中屡有言及谢秋娘和杜秋娘者,盖谢、杜云云别其姓氏,秋娘则衍为歌妓的代称。

《燕台》句:指唐李商隐《燕台四首》。

李曾作《燕台》诗四首,分题春夏秋冬,为洛阳歌妓柳枝所叹赏,手断衣带,托人致意,约李商隐偕归,后因事未果。

不久,柳枝为东诸侯娶去。

李商隐又有《柳枝五首》(并序)以纪其事。

又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云:“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此处用典,暗示昔日情人已归他人。

露饮: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风禅露饮”,此借用字面,指露天而饮,极言其欢纵。

东城闲步:用杜牧与旧爱张好好事。

杜牧《张好好诗》序云:“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

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沉着作述师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事与孤鸿去: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官柳低金缕:柳丝低拂之意。

官柳,指官府在官道上所植杨柳。

金缕,喻指柳条。

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诗:“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牛峤《杨柳枝》词:“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繁华的长街上,还能见到将谢的梅花挂在枝头,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长满一树。

街巷里青楼寂无人声,只有那忙着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旧处。

章台路:章台,台名。

秦昭王曾于咸阳造章台,台前有街,故称章台街或章台路,其地繁华,妓馆林立,后人因以章台代指妓女聚居之地。

试花:形容刚开花。

愔愔:幽静的样子。

坊陌:一作坊曲,意与章台路相近。

定巢燕子:语出杜甫《堂成》诗:“暂子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又寇准《点绛唇》词云:“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我沮丧地凝神伫立,寻思那位玲珑娇小的旧情人。

那日清晨初见时,她恰好倚门观望。

她前额头上抹着淡淡的宫黄,扬起彩袖来遮挡晨风,嘴里发出银铃般的笑语。

乍窥门户:宋人称妓院为门户人家,此有倚门卖笑之意。

浅约宫黄:又称约黄,古代妇女涂黄色脂粉于额上作妆饰,故称额黄。

宫中所用者为最上,故称宫黄。

梁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庾信《舞媚娘》:“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约,指涂抹时约束使之像月之意。

故浅约宫黄即轻涂宫黄,细细按抹之意。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如今我故地重游,访问她原来的邻里和同时歌舞的姐妹,只有从前的秋娘,她的声价依然如故。

我如今再吟词作赋,还清楚地记得她对我的爱慕。

可惜伊人不见,还有谁伴我在花园纵情畅饮,到城东漫步?

欢情旧事都已随着天边飞逝的孤雁远去。

满怀兴致回来有意探春,却尽是离情别绪、感人伤怀。

官道旁的柳树低垂着金黄色的枝条,仿佛在为我叹惜。

我骑马归来时天色已晚,秋雨绵绵,纤纤雨丝打湿了衣襟,落满了池塘。

那令人伤怀断肠的院落啊,风吹柳絮,满院狼藉,那门帘上也落满了随风飘飞的柳絮。

前度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又有《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曰:“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

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

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

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惟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时大和二年三月。

”诗云:“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处词人以刘郎自比。

旧家秋娘:这里泛指歌伎舞女。

元稹、白居易、杜牧诗中屡有言及谢秋娘和杜秋娘者,盖谢、杜云云别其姓氏,秋娘则衍为歌妓的代称。

《燕台》句:指唐李商隐《燕台四首》。

李曾作《燕台》诗四首,分题春夏秋冬,为洛阳歌妓柳枝所叹赏,手断衣带,托人致意,约李商隐偕归,后因事未果。

不久,柳枝为东诸侯娶去。

李商隐又有《柳枝五首》(并序)以纪其事。

又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云:“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

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此处用典,暗示昔日情人已归他人。

露饮: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风禅露饮”,此借用字面,指露天而饮,极言其欢纵。

东城闲步:用杜牧与旧爱张好好事。

杜牧《张好好诗》序云:“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

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沉着作述师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事与孤鸿去: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官柳低金缕:柳丝低拂之意。

官柳,指官府在官道上所植杨柳。

金缕,喻指柳条。

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诗:“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牛峤《杨柳枝》词:“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水涨鱼天拍柳桥。

云鸠拖雨过江皋。

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三部乐·商调梅雪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

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

转思量、镇长堕睫。

都只为、情深意切。

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

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suì)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

转思量、镇长堕睫。

都只为、情深意切。

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堕睫:落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晴空万里,我登上杨柳掩映的高楼,眺望一片芳草绿到天边。

劝你不要登上高楼的顶点,因为此时登高怀远,最是伤怀。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堂下的新笋已长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尘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

此时再怎忍心听那林梢上传来杜鹃的的啼叫呢?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周邦彦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不详:第42页 2、 石延博.宋词: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12:第104-105页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碧(bì)四垂:四面青天与远处绿野相接,自高而下,同一碧色。

芳草:意为芳草掩映的归途。

高梯:高楼。

暗指登高易动乡情。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燕巢(cháo)泥:落花化为泥土,被燕子衔去筑巢。

林表:林外。

杜鹃(juān):鸟名,其声衷苦,似“不如归去”,勾人乡思。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周邦彦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不详:第42页 2、 石延博.宋词: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12:第104-105页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晴空万里,我登上杨柳掩映的高楼,眺望一片芳草绿到天边。

劝你不要登上高楼的顶点,因为此时登高怀远,最是伤怀。

碧(bì)四垂:四面青天与远处绿野相接,自高而下,同一碧色。

芳草:意为芳草掩映的归途。

高梯:高楼。

暗指登高易动乡情。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堂下的新笋已长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尘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

此时再怎忍心听那林梢上传来杜鹃的的啼叫呢?

燕巢(cháo)泥:落花化为泥土,被燕子衔去筑巢。

林表:林外。

杜鹃(juān):鸟名,其声衷苦,似“不如归去”,勾人乡思。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周邦彦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不详:第42页 2、 石延博.宋词: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12:第104-105页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争挽桐花两鬓垂。

小妆弄影照清池。

出帘踏袜趁蜂儿。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

夜寒谁肯剪春衣。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

云窗静掩。

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

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

云窗静掩。

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

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正如杂草凋敝穷竭至极的台城。

身处异乡又正逢晚秋心中悲中逢悲,更添伤感。

傍晚的雨生起寒意,蟋蟀的呜声似劝人机织,间歇听闻到闺房中的女子正在赶制寒衣之声。

暑去凉来,撤去花簟,铺上罗裀,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

纵然夏日所用已收藏、疏远,但还留得当时清夜聚萤照我读书之綀囊。

綀音疏,一种极稀薄之布。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我在荆江停留的时间越久,老友相对,离别后的思绪无限,无边怀念汴京之故人,情绪、兴致辗转周折,登临高处,唯有求得一醉,借酒消愁。

训漉酒竹器,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

忽见夕阳西沉,纵然酩酊大醉,但仍无计逃愁。

参考资料: 1、 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139-140页

少年游(黄钟楼月)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檐牙缥缈小倡楼。

凉月挂银钩。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玉团儿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妍姿艳态腰如束。

笑无限、桃粗杏俗。

玉体横陈,云鬟斜坠,春睡还熟。

夕阳斗转阑干曲。

乍醉起、余霞衫肉。

搦粉搓酥,剪云裁雾,比并不足。

丑奴儿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叶底寻花春欲暮。

折遍柔枝,满手真珠露。

不见旧人空旧处。

对花惹起愁无数。

却倚阑干吹柳絮。

粉蝶多情,飞上钗头住。

若遣郎身如蝶羽。

芳时争肯抛人去。

12345 共2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