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一题作岘山亭送朱大)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大堤行寄万七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6页 . 3、 邓安生 孙佩君 .孟浩然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53-54页 . 4、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1页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chǎng)。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恨:遗憾。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6页 . 3、 邓安生 孙佩君 .孟浩然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53-54页 . 4、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1页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chǎng)。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恨:遗憾。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6页 . 3、 邓安生 孙佩君 .孟浩然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53-54页 . 4、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1页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

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

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

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

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

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

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

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

“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

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

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

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

”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

(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

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

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

“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

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

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

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

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

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严羽《沧浪诗话》)。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7-78页 .

万山潭作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 .《全唐诗选注》 :线装书局 ,2002年 . 2、 许海山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年 .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守岁: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

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

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

闻钟度门近,照胆玉泉清。

皂盖依松憩,缁徒拥锡迎。

天宫上兜率,沙界豁迷明。

欲就终焉志,恭闻智者名。

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

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复情。

谢公还欲卧,谁与济苍生。

12345 共3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