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月下有怀 文翻赏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
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
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
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相隔遥远。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参考资料: 1、 萧枫,桑希臣编.唐诗宋词元曲 一:线装书局,2002.01:第178页 2、 吴霞,陆险峰本册主编.小学生天天诵读 5年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第32页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第一,二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
第三,四句“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
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
而第五,六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更是加深了这一孤清的意境,在庭院中稀疏的树影中,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他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
于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第七句的“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最后一句的“望望空伫立”。
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
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
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
诗人以流水般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
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文思,听到他的叹息。
参考资料: 1、 陆坚主编.千里共婵娟 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08:第194-195页 2、 吴颖民总主编.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课题组实验班学生作品选集: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53页 3、 吴颖民总主编.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课题组实验班学生作品选集: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53-354页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一题作岘山亭送朱大) 文
九日得新字 文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文
夏日南亭怀辛大 文翻注译赏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6页 . 3、 邓安生 孙佩君 .孟浩然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53-54页 . 4、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1页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chǎng)。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恨:遗憾。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6页 . 3、 邓安生 孙佩君 .孟浩然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53-54页 . 4、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1页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chǎng)。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恨:遗憾。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6页 . 3、 邓安生 孙佩君 .孟浩然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53-54页 . 4、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1页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 一作:终)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
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
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
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
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
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
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
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
“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
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
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
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
”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
(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
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
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
“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
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
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
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
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
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严羽《沧浪诗话》)。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7-78页 .
万山潭作 文翻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参考资料: 1、 孙建军 .《全唐诗选注》 :线装书局 ,2002年 . 2、 许海山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年 .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文翻译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守岁: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