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慰西溟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何事添凄咽?

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

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

又萧寺,花如雪。

何事添凄咽?

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听谯鼓,二更彻。

什么事让你哽咽哭泣呢?

纵然命运不济使你试而不第那又如何,不要自己折磨自己。

人世间的事自古以来都是失意多于如意,更何况才气太高也。

会使自己的福气受损,你独坐在高城上,仰望北斗七星,吹笛自乐,听更鼓报夜。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

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

又萧寺,花如雪。

大丈夫不要因为仕途不顺而急躁,不如索性学习范蠡泛游五湖,消闲隐居,怡然自得。

纵然有像秋雨一般流不尽的眼泪,也应该洒向知己者。

不要羡慕那些位列朝堂的人,京城里永远是这般熙熙攘攘的景象,人们忙着争名逐利,不如就让秋风把这京城的月亮吹凉,你且以达观处之吧。

你所住的寺院中鲜花盛开,正如雪花般散落。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01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34页

何事添凄咽?

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听谯鼓,二更彻。

“但由他”二句:簸弄,玩弄、播弄。

磨涅,磨砺浸染。

比喻所经受之考验或外界之影响。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

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此二句谓既然命运不济,试而不第,那就放开胸怀,任老天爷播弄,不能因此而折磨自己。

“独卧”二句:意谓远离繁华闹市,归隐山林,独自高眠,卧看北斗七星,吹笛自乐。

蒙床:用莱草茎编织的床。

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代诗文中常以北斗喻指朝廷,故此处亦寓含不忘朝廷之意。

玉笛:笛之美称。

谯(qiáo)鼓:指谯楼上之鼓声。

古代于城门望楼之上置鼓,为鼓楼,击鼓以报时。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

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

又萧寺,花如雪。

“丈夫”三句:因人热,谓大丈夫不要因求官求仕不得而躁急。

热:热中、躁急之意,《孟子·万章上》:“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朱熹注云:“热中,燥急心热也。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浮舟太湖,易名鸱夷子皮,陶朱公。

后人以此为不贪官位,隐居自适之典。

料理,安排、安置。

此三句意谓虽求官不成,但正好学作范蠡,泛游五湖,消闲隐居,陶然自乐。

“泪似”二句:秋霖,秋雨。

野田黄蝶,谓郊野田间黄蝶蹉跎(cuō tuō)蹁跹(piān xiān)之景,可引申为家园、知己。

此二句是说纵有伤情之泪,亦当洒向知己者。

承明班列:承明,承明庐,汉代侍臣值宿所居之屋,后为入朝、在朝为官之典。

班列,位次,即朝班之位次。

“马迹”二句:意谓京城里的衮衮诸公忙于仕途上的奔走,又十分得意,而西溟却独不得际遇,不过应以达观处之,任那些得意人儿去奔忙。

吹冷长安月,喻在京为官的希望破灭了。

萧寺:西溟居京时曾寓萧寺。

姜西溟在为纳兰撰写的《祭文》中云:“于午未间,我蹶而穷,百忧萃止,是时归兄,馆我萧寺。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01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34页

何事添凄咽?

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听谯鼓,二更彻。

什么事让你哽咽哭泣呢?

纵然命运不济使你试而不第那又如何,不要自己折磨自己。

人世间的事自古以来都是失意多于如意,更何况才气太高也。

会使自己的福气受损,你独坐在高城上,仰望北斗七星,吹笛自乐,听更鼓报夜。

“但由他”二句:簸弄,玩弄、播弄。

磨涅,磨砺浸染。

比喻所经受之考验或外界之影响。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

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此二句谓既然命运不济,试而不第,那就放开胸怀,任老天爷播弄,不能因此而折磨自己。

“独卧”二句:意谓远离繁华闹市,归隐山林,独自高眠,卧看北斗七星,吹笛自乐。

蒙床:用莱草茎编织的床。

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代诗文中常以北斗喻指朝廷,故此处亦寓含不忘朝廷之意。

玉笛:笛之美称。

谯(qiáo)鼓:指谯楼上之鼓声。

古代于城门望楼之上置鼓,为鼓楼,击鼓以报时。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

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

又萧寺,花如雪。

大丈夫不要因为仕途不顺而急躁,不如索性学习范蠡泛游五湖,消闲隐居,怡然自得。

纵然有像秋雨一般流不尽的眼泪,也应该洒向知己者。

不要羡慕那些位列朝堂的人,京城里永远是这般熙熙攘攘的景象,人们忙着争名逐利,不如就让秋风把这京城的月亮吹凉,你且以达观处之吧。

你所住的寺院中鲜花盛开,正如雪花般散落。

“丈夫”三句:因人热,谓大丈夫不要因求官求仕不得而躁急。

热:热中、躁急之意,《孟子·万章上》:“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朱熹注云:“热中,燥急心热也。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浮舟太湖,易名鸱夷子皮,陶朱公。

后人以此为不贪官位,隐居自适之典。

料理,安排、安置。

此三句意谓虽求官不成,但正好学作范蠡,泛游五湖,消闲隐居,陶然自乐。

“泪似”二句:秋霖,秋雨。

野田黄蝶,谓郊野田间黄蝶蹉跎(cuō tuō)蹁跹(piān xiān)之景,可引申为家园、知己。

此二句是说纵有伤情之泪,亦当洒向知己者。

承明班列:承明,承明庐,汉代侍臣值宿所居之屋,后为入朝、在朝为官之典。

班列,位次,即朝班之位次。

“马迹”二句:意谓京城里的衮衮诸公忙于仕途上的奔走,又十分得意,而西溟却独不得际遇,不过应以达观处之,任那些得意人儿去奔忙。

吹冷长安月,喻在京为官的希望破灭了。

萧寺:西溟居京时曾寓萧寺。

姜西溟在为纳兰撰写的《祭文》中云:“于午未间,我蹶而穷,百忧萃止,是时归兄,馆我萧寺。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01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34页

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

作者: 林则徐 朝代: 清代

黄金时节别且兰,为感与情忍涕难。

程缓不劳催马足,装轻未肯累猪肝。

膏盲或起生犹幸,宠辱皆忘卧亦安。

独有恫仍在抱,忧时长结寸心丹。

江行望秣陵作

作者: 陈维崧 朝代: 清代

轻舟夜剪秋江,西风鳞甲生江面。

瓦官阁下,方山亭外,惊涛雪片。

一带蒋州,千寻铁锁,等闲烧断。

只波间皓月,流光欲下,旧曾照,金陵县。

何处回帆挝鼓,更玉笛、数声哀怨。

回思往事,永嘉南渡,流人何限。

如此江山,几人怜惜,斜阳断岸。

正江南烟水濛濛,飞尽楚天新雁。

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

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诗题中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

“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首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作者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

如果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又会体会出作者内心的几多痛楚,这么好的河山却被列强瓜分殆尽,此种局面又怎不让人扼腕叹息,痛恨。

  次句“侉离分裂力谁任”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意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作者不禁仰天长问:什么人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之中的重任。

一片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杜鹃再拜忧天泪”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

望帝把帝位传给丛帝,丛帝后来有点腐化堕落,望帝便和民众一起前去劝说丛帝,丛帝以为望帝回来夺取皇位,就紧闭城门,望帝没有办法,但他誓死也要劝丛帝回头,最后化成一只杜鹃进入城里,对着丛帝苦苦哀哀的叫,直到啼出血来死去为止。

丛帝也因此受到感动,变成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

这里是作者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作者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

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最后一句“精卫无穷填海心”精卫,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本是炎帝的女儿,因游东海淹死在那里,灵魂便化为精卫鸟,不停的衔来西山之木石,誓把东海填平。

后来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

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诵读此诗,觉字字含情,句句蕴泪,作者那一腔忧国报国之情,跃然纸上。

其殷殷之心,皇天可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蝶恋花·旅月怀人

作者: 宋琬 朝代: 清代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明月棹孤舟 海淀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一片亭亭空凝伫。

趁西风霓裳偏舞。

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

风吹去采菱越女。

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题唐本说文本部应莫朗亭孝廉

作者: 曾国藩 朝代: 清代

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

莫君一卷殊瑰奇,传写云自元和时。

问君此卷有何珍?

流传显晦经几人?

君言是物少微识,残筹黯黮不能神。

豪家但知贵锦被,陋巷谁复传案巾?

黔县令君持赠我,始吐光怪干星辰。

许书劣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干里尘。

祭文已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自新。

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

就中一字百接讨,诘难蜂起何龈龈!

暗与此本相符契,古辙正合今时轮。

乃知二徐尚卤莽,治误几辈空因循。

我闻此言神一快,......更多

赠梁任父同年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参考资料: 1、 佐海峰、刘海荣等.古诗词选释 (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07月:86 2、 木之青、王钊宇.爱国诗华: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09月:187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

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

何年废寺失题名。

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

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

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279 2、 徐燕婷 朱慧国 .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4-1:67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

何年废寺失题名。

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

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

败叶:干枯凋落的树叶。

题名:寺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

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斗鸡人:斗鸡本为一种游戏,战国时即已存在。

《战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此处“斗鸡人”与前“倚马客”对举,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是贵族豪门的公子哥们。

金经:佛经,即《金刚经》,为《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简称。

自东晋以后有多种译本。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5-5-1:279 2、 徐燕婷 朱慧国 .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书店,2014-1:67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

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上阙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

“败叶填溪水已冰”,秋天的树叶凋零了,遂成“败叶”,而萧瑟的秋风又将这些枯叶吹到溪水里。

“填”字说明败叶之多,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之感。

“水已冰”说明时令已值深秋冬。

“夕阳犹照短长亭”说的是荒秋暮景。

黄昏时分,夕阳斜照长亭短亭,而行人已经杳无踪迹。

此句表面上说的是亭,实际上是人,因为长亭也好,短亭也罢,在古代皆含送别之意。

此句勾勒的残阳落照、野亭萧然的暮景与前句“败叶填溪水已冰”的意境十分相合,遂为全词定下凄凉的基调。

有了背景的铺垫后,作者开始切入“废寺”主题。

“何年废寺失题名”,古人游览庙宇时常题名以资纪念,这些题名经年遭受风吹雨打,最终模糊难辨,以至作者想要追问这究竟是哪一年的寺庙。

这一句是正面渲染废庙的冷落苍凉。

  下片写废寺内景,残破不堪,香火断绝。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

此二句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是贵族豪门的公子哥们。

其中“斗鸡人拨佛前灯”一句用了唐朝贾昌的典事。

唐玄宗好斗鸡,在两宫之间设立斗鸡坊。

贾昌七岁,通晓鸟语,驯鸡如神,玄宗任命他为五百小儿长,每天赏赐金帛。

贾昌父亲死,玄宗赐他葬器。

天下人称其“神鸡童”。

贾昌被玄宗恩宠四十年。

天宝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奔蜀,贾昌换了姓名,依傍于佛寺。

其家被乱兵劫掠,一物无存。

大历年间,贾昌依存于寺僧,读佛经,渐通文字,了解经义。

日食粥一杯,卧草席。

作者用贾昌的故事显然是说寺庙的命运同人的命运一样,在风雨流年中饱经盛衰兴亡、荣辱浮沉,最终繁华不再,一切归于荒凉冷落。

结尾“净消尘土礼金经”,更是精警妙出,充分体现了纳兰词“君本春人而多秋思”(梁佩兰评性德语)的凄凉哀婉之风。

此句谓,那些临碑者也好,斗鸡人也罢,以及过去来到这里的贵宦雅宾、文人墨客,虽然贤愚有所不同,然而在这劳劳尘世,终同归一梦。

这分明是“人生如梦”的感喟了,但是再也没有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放与洒脱,有的仅是对“悲欢离合终成空”的无限悲凉的感怀。

  全词语调低沉,含蕴良多,耐人寻味,透露了纳兰内心深处不胜苍凉的悲感。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 子艮.纳兰词剪碎一地的残香与叹息:万卷出版,2012:89-90 2、 (清)纳兰性德著;

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46页

汴京怀古(广武山)

作者: 陈维崧 朝代: 清代

汜水敖仓,是楚汉、挥戈边界。

想昔日、名姬骏马,英雄梗概。

荥泽波痕寒叠雪,成皋山色愁凝黛。

叹从来竖子易成名,近安在?

俎上肉,何无赖;

鸿门斗,真难耐。

算野花断镞,几更年代。

秦鹿岂为刘季死,楚猴甘受周苛卖。

笑纷纷青史论都讹,因成败。

12345 共1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