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

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

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

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月亮已落,夜色已深,心头的愁绪叉能向谁诉说。

透过微薄的月色,向家乡的方向放眼远望,一片寒烟萦绕,隐约中只能看见红楼的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

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不如意的事情年年都有,这塞外寒烟里,竞蹉跎了好些年岁。

哪里比得上那京城之中的富家公子们,此时一定在楼中梦里笙歌,还没有醒来。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261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97页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

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月亮已落,夜色已深,心头的愁绪叉能向谁诉说。

透过微薄的月色,向家乡的方向放眼远望,一片寒烟萦绕,隐约中只能看见红楼的一角。

参(shēn)横月落:指落月与横斜的星显得参差不齐的样子。

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土宿。

中间三颗星俗称三星。

漠漠:这里指大面积分布的样子。

红楼:即家园中的楼阁。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

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不如意的事情年年都有,这塞外寒烟里,竞蹉跎了好些年岁。

哪里比得上那京城之中的富家公子们,此时一定在楼中梦里笙歌,还没有醒来。

绝塞:遥远的边塞。

五陵公子:京都富豪子弟。

五陵: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古人以五陵代指京都繁华之地。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261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97页

金缕曲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已亥杂诗 160

作者: 龚自珍 朝代: 清代

眼前石屋著书象,三世十方齐现身。

各搦著书一枝笔,各有洞天石屋春。

题唐本说文本部应莫朗亭孝廉

作者: 曾国藩 朝代: 清代

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

莫君一卷殊瑰奇,传写云自元和时。

问君此卷有何珍?

流传显晦经几人?

君言是物少微识,残筹黯黮不能神。

豪家但知贵锦被,陋巷谁复传案巾?

黔县令君持赠我,始吐光怪干星辰。

许书劣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干里尘。

祭文已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自新。

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

就中一字百接讨,诘难蜂起何龈龈!

暗与此本相符契,古辙正合今时轮。

乃知二徐尚卤莽,治误几辈空因循。

我闻此言神一快,......更多

拆屋行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代

麻衣病嫠血濡足,负携八雏路旁哭。

穷腊惨栗天雨霜,身无完裙居无屋。

自言近市有数椽,太翁所搆垂百年,中停双木彗未满七,府贴疾下如奔弦。

节度爱民修市政,要使比户成殷阗,袖出图样指且画,剋期改作无迁延。

悬丝十命但恃粥,力单弗任惟哀怜。

吏言称贷岂无路,敢以巧语干大权,不然官家为汝办,率比旁舍还租钱。

出门十步九回顾,月黑风凄何处路,只愁又作流民看,明朝捉收官里去。

彼中凡无业游民皆拘作苦工。

市中华屋连如云,哀丝......更多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八

作者: 朱彝尊 朝代: 清代

阿侬家住秦溪头,日长爱棹横湖舟。

沾云寺东花已放,义妇堰南春可游。

赠梁任父同年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参考资料: 1、 佐海峰、刘海荣等.古诗词选释 (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07月:86 2、 木之青、王钊宇.爱国诗华: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09月:187

香港感怀十首

作者: 黄遵宪 朝代: 清代

弹指楼台现,飞来何处峰?

为谁刘黎藋,遍地出芜蓉。

方丈三神地,诸侯百里封。

居然成重镇,高垒矗狼烽。

蝶恋花·旅月怀人

作者: 宋琬 朝代: 清代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蝶恋花·出塞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14-315 2、 李瑞安.《千家词》.长沙:岳麓书社,2004:205 3、 张菊玲.《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21 4、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304 5、 郭彦全.《历代词今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38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无定据:没有一定。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几许:多少。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14-315 2、 李瑞安.《千家词》.长沙:岳麓书社,2004:205 3、 张菊玲.《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21 4、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304 5、 郭彦全.《历代词今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38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无定据:没有一定。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几许:多少。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14-315 2、 李瑞安.《千家词》.长沙:岳麓书社,2004:205 3、 张菊玲.《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21 4、 张秉戍.《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304 5、 郭彦全.《历代词今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38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并不一定能够使一个国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战场上的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份悲伤。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概括,而后两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地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   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为从前幽怨何处诉,古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整。“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样“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她远离家乡,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篇写眼前之景,下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1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