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怨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一辞同辇闭昭阳,耿耿寒宵禁漏长。

钗上翠禽应不返, 镜中红艳岂重芳。

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

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登城春望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惜别

作者: 姚合 朝代: 唐代

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

桃李容华犹叹月, 风流才器亦悲秋。

光阴不觉朝昏过,岐路无穷早晚休。

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作者: 姚合 朝代: 唐代

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

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

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

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

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作者: 韩偓 朝代: 唐代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参考资料: 1、 马兴荣等.《中国词学大辞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61页 2、 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8年:66页 3、 周伟励著.《从菩萨蛮到沁园春 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 》:文学大象出版社, 2006年:69页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

慢:胡乱,随便。

髻鬟(jì huán):环形发髻。

古代中国妇女发式。

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

也指仙人之衣。

青鸾:青鸟。

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

这里指青铜鸾镜。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菡萏(hàn dàn):指莲花。

玉琅玕(láng gān):玉石。

沈檀:沉香与檀香。

“沈”通“沉”。

参考资料: 1、 马兴荣等.《中国词学大辞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61页 2、 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8年:66页 3、 周伟励著.《从菩萨蛮到沁园春 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 》:文学大象出版社, 2006年:69页

访同年虞部李郎中(天复四年二月,在湖南)

作者: 韩偓 朝代: 唐代

策蹇相寻犯雪泥,厨烟未动日平西。

门庭野水褵褷鹭, 邻里短墙咿喔鸡。

未入庆霄君择肉,畏逢华毂我吹齑。

地炉贳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

七夕

作者: 权德舆 朝代: 唐代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春江晚景

作者: 张九龄 朝代: 唐代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

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

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那:同“哪。

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

春,《全唐诗》注:“一作乡。

”按:作“乡”非。

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

”(《唐诗笺注》卷一)渺,一作“眇”。

渺然,幽远貌。

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渺然,犹眇绵之意。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

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

”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只自.副词。

犹言独自。

自,词缀,无义。

佳处:一作“佳气”。

佳气:美好的云气。

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薄暮:黄昏时分。

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余花:残花。

南朝齐谢朓《游东田诗》:“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客船:旅客乘坐的船;

运载旅客的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

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

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那:同“哪。

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

春,《全唐诗》注:“一作乡。

”按:作“乡”非。

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

”(《唐诗笺注》卷一)渺,一作“眇”。

渺然,幽远貌。

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渺然,犹眇绵之意。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

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

”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只自.副词。

犹言独自。

自,词缀,无义。

佳处:一作“佳气”。

佳气:美好的云气。

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薄暮:黄昏时分。

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余花:残花。

南朝齐谢朓《游东田诗》:“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客船:旅客乘坐的船;

运载旅客的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

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

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

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

景象明丽。

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

中间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

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

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

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劝陆三饮酒

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

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作者: 张说 朝代: 唐代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

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

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

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262728293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