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破讷沙二首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文翻译
宫怨 文赏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和王昌龄“奉帚平明”、“闺中少妇”等名作之同,此诗的怨者,不是一开始就露面的。
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昭阳殿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
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形成此诗一显著特点。
前两句的境界极为美好。
诗中宫花大约是指桃花,此时春晴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有“灼灼其华”的光彩。
晴花沾露,越发娇美秾艳。
夜来花香尤易为人察觉,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
这是写境,又不单纯是写境。
这种美好境界,与昭阳殿里歌舞人的快乐心情极为谐调,浑融为一。
昭阳殿里彻夜笙歌,欢乐的人还未休息。
说“歌吹在昭阳”是好理解的,而明月却是无处不“在”,为什么独归于昭阳呢?
诗人这里巧妙暗示,连月亮也是昭阳殿的特别明亮。
两句虽然都是写境,但能使读者感到境中有人,继而由景入情。
这两句写的不是宫怨,恰恰是宫怨的对立面,是得宠承恩的情景。
写承恩不是诗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
后两句突然转折,美好的环境、欢乐的气氛都不在了,转出另一个环境、另一种气氛。
与昭阳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歌吹,也没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是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
这里也有一个不眠人存在。
但与昭阳殿欢乐苦夜短不同,长门宫是愁思觉夜长。
此诗用形象对比手法,有强烈反衬作用,突出深化了“宫怨”的主题。
诗的前后部分都重在写境,由于融入人物的丰富感受,情景交融,所以能境中见人,含蓄蕴藉。
与白居易《后宫词》比较,优点尤显著。
《后宫词》写了“泪湿罗巾梦不成”,写了“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由于取径太直,反觉浅近,不如此诗耐人含咀。
诗的前两句偏于写实,后两句则用了夸张手法。
铜壶滴漏是古代计时的用具。
宫禁专用者为“宫漏”。
大抵夜间添一次水,更阑则漏尽,漏不尽则夜未明。
“似将海水添宫漏”,则是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漏永。
现实中,当然绝无以海水添宫漏的事,但这种夸张,仍有现实的基础。
“水添宫漏”是实有其事,长门宫人愁思失眠而特觉夜长也实有其情,主客观的统一,就造成了“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的意境。
虚实相成,离形得神,这里写的虽决不能有其事,但实为情至之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宴观石将军舞 文
回军行 文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文
相和歌辞。从军有苦乐行 文
劳者且勿歌,我欲送君觞。
从军有苦乐,此曲乐未央。
仆本居陇上,陇水断人肠。
东过秦宫路,宫路入咸阳。
时逢汉帝出,谏猎至长杨。
讵驰游侠窟,非结少年场。
一旦承嘉惠,轻命重恩光。
秉笔参帷帟,从军至朔方。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
断绝海云去,出没胡沙长。
参差引雁翼,隐辚腾军装。
剑文夜如水,马汗冻成霜。
侠气五都少,矜功六郡良。
山河起目前,睚眦死路傍。
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
昔还赋馀资,......更多
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 文
蘅若夺幽色,衔思恍无悰。
宵长霜雾多,岁晏淮海风。
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
清光液流波,盛明难再逢。
尝恐河汉远,坐窥烟景穷。
小人谅处阴,君子树大功。
永愿厉高翼,慰我丹桂丛。
塞下曲·其一 文翻译赏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西北部的军队士兵会整理戎装,打扮自己,早晚在黄河转弯的地方奔驰狩猎。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
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蕃(fán)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西北部的军队士兵会整理戎装,打扮自己,早晚在黄河转弯的地方奔驰狩猎。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
结束:装束,打扮。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sī)边草绿。
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
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燕歌:泛指悲壮的燕地歌曲。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
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
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
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1.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
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
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
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2.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
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
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
“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
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3.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
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
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4.“牧马群嘶边草绿”。
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
“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
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
“绿”字下得绝佳。
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
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
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
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
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
“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
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
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隋宫燕 文翻译赏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参考资料: 1、 杨光治.唐诗三百首 最新版.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1页 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 下 .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414页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旧国:指隋朝。
一落:很快飘落。
“一落”一作为“旋落”。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一闭风光:指隋亡后,行宫关闭。
参考资料: 1、 杨光治.唐诗三百首 最新版.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1页 2、 袁运.唐宋名诗新译 下 .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414页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
因此“隋宫”(隋炀帝在江都的行宫)就成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
李益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
“燕语如伤旧国春”,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
这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
君不见“宫花旋落已成尘”,此时春来隋宫只有那不解事的宫花依旧盛开,然而也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真是花开花落无人问。
况且此等景象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燕子尚且感伤至此,而何况是人。
笔致含蓄空灵,是深一层的写法。
天下当然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
然而“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读者并不觉得它荒诞,反而认真地去欣赏它、体味它。
因为它虚中有实,幻中见真。
隋宫确曾有过热闹繁华的春天;
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
春到南国,燕子归来,相对呢喃如语;
这些都是“实”。
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
燕子衔泥筑巢,所以那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很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
这些都是“真”。
诗人就是这样通过如此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把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南曲 文翻注译赏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
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
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贾:商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获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
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
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贾:商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获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
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
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弄潮之人。
“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
“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
“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这首诗运笔自然,但内在的逻辑很严密。
思妇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进而生发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细腻地展示了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内心矛盾。
全诗感情真率,具有浓郁的民歌气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