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吴江女道士,头上戴着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霓虹衣裳遇雨不湿,与阳台神女真不一样。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素足蹬着远游布履,行走时犹如洛水女神凌波生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你到南岳衡山去寻仙,或许可以见到赫赫有名的仙女魏夫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送崔度还吴 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

朝吹归秋雁,南飞日几群。

中有孤凤雏,哀鸣九天闻。

我乃重此鸟,彩章五色分。

胡为杂凡禽,雏鹜轻贱君。

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

拂羽泪满面,送之吴江濆。

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大梁白云起,飘飖来南洲。

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

鳌抃山海倾,四溟扬洪流。

意欲托孤凤,从之摩天游。

凤苦道路难,翱翔还昆丘。

不肯衔我去,哀鸣惭不周。

远客谢主人,明珠难暗投。

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秋风吹胡霜,凋此檐下芳。

折芳怨岁晚,离别凄以伤。

谬攀青琐贤,延我于北堂。

君为长沙客,我独之夜郎。

劝此一杯酒,岂惟道路长。

割珠两分赠,......更多

豫章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北风吹着胡马占据着汝州的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吴越新征集的兵马冒着鄱阳湖上的大雪,要西上征讨胡虏。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吴地的官军在上辽津渡水,黄云惨淡。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马绕着旌旗,悲鸣追逐。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白杨为之萧索,秋月为之惨淡,早早地落入了豫章山中。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生于太平盛世,素不惯于与胡人打仗。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但为了尽忠报主,扫灭敌顽,不惜战斗牺牲。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其精诚可感,金石为开,岂能惧怕艰险?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楼船像长鲸一样在水中飞驰,波涛汹涌,激荡着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我这一曲悲歌,就暂停到这里,再奏下去的话,三军将士的头发都要白了。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9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17-219

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举头忽见衡阳雁。

千声万字情何限。

叵而薄情夫。

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

和泪掩红粉。

待雁却回时。

也无书寄伊。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拟古其二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

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

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

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送韩侍御之广德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诗的前两句“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是写韩歆“昔日”与“今日”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韩侍御,即韩歆。

公元758年(唐至德三载)被贬,由殿中侍御史来广德隐居,此时李白送韩歆去广德。

昔日,韩歆是侍御,“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旨外出”,“衣以绣者,尊宠之也。

”可以说是耀武扬威,富贵荣耀。

然而,韩歆“因朝会,闻帝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

’帝大怒,以为激发。

”“今日”李白“贳酒”来招待“昔日”的“侍御”了,如此巨大的落差,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两句“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写欢送韩歆的情景。

韩歆被贬,要去广德隐居,人们送别得喝酒,酒要用钱来买,没钱的李白有时用五花马、紫绮裘、龙泉剑去换。

然而此时,诗人又身无分文,好友来了,“人情大似债,头顶锅来卖。

”李白去赊酒,而且赊了大量的酒,“与君倾”。

诗人一边赊酒,一边又去赊月。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赊月自然要简单得多。

“暂就东山赊月色”,这里的“月色”也赊下了,这里的“舞台”是东山,灯光、布景任尔用,诗中将“酒、月、歌”融合在“东山”的大背景下。

当夜皓月当空,月光满地,诗人放声歌唱,人们尽兴欢歌,“酣歌一夜”,通宵达旦,这是为欢送一个人:“泉明”。

泉明,即渊明,陶渊明。

《野客丛书》载:“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谓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扬渊之称扬泉,非一字泉明也。

”诗人有意此时把韩歆比作陶渊明。

因陶曾在彭泽县为县令,辞官不做。

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李白在这里将两人相比,主要是对韩歆的安慰,更是对他的颂扬。

  这首诗在艺术上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睹物兴情”、“辞以情发”。

李白将客观景象溶入自己的主观意象,并达到了形式上的同构与精神上的共鸣,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那种淳朴、真挚的友情。

诗句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4142434445 共8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