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

姜黄 释名:宝鼎香。气味:(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 主治:1、心痛难忍。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  2、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3、产后血痛(腹内有血块)。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冲服一匙,血下尽后即愈。  4、疮癣初发。用姜黄研......更多

金樱子

金樱子 释名:刺梨子、山石榴、山鸡头子。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1、活血强身。霜后摘取金樱子果实,捣去刺,劈去核,以水淘洗后,再捣烂,放入大锅水中熬煎。用得绝火。煎至水减半时,过滤,继续熬煎成膏。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碗调下。  2、补血益精。用金樱子(去刺及子,焙过)四两、缩砂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3、久痢不止。用罂粟壳(醋炒)、金樱子等......更多

粳 释名:气味:粳米:甘、苦、平、无毒。淅二泔:甘、寒、无毒。 主治:    粳米:  1、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沥一合,一次服下。  2、自汗不止。有粳米粉代扑粉,经常扑身上,有效。  3、心气痛。用粳米一升加水六升煮开六、七次服下。  4、胎动腹痛。用粳米五升、黄芪六两,加水七升煎成二升,分四次服下。  5、疔肿。用粳米粉熬黑,调蜜敷涂。  淅二泔:......更多

井泉水

井泉水 释名:井水因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几类:远从地下泉来的,水质最好;从近处江湖渗进来的,属于次等;有城市沟渠污水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酒后热痢,洗目中翳障,除口臭,镇心安神。      附方:井水,一般是不好的。但有些地方的某些井,下通地下泉,它比地面上的江水、河水还要好。这就是井泉水。《本草纲目》列举井水的功效多种

酒 释名: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1、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2、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3、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4、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5、五加皮酒: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6、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  7、地黄酒: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台腹痛,变白发。  8、当归......更多

局箬

局箬 释名:鬼芋、鬼头。气味:(根)辛、寒、有毒。 主治: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附方:可用治肿病颈淋巴结核、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

苦参

苦参 释名:亦名苦 、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1、热病发狂。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2、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用苦参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3、谷疸(头昏、心慌、发黄。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用苦参二两、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更多

昆布

昆布 释名:纶布。气味:咸、寒、滑、无毒。 主治:1、瘿气结核,瘰疬肿硬。用昆布一两,洗其咸汁,晒干为末。每取一钱,以棉裹好,放醋中浸过,口含咽汁味尽即换。  2、项下渐肿成瘿。用昆布、海藻,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杏核大。随时含咽。

莱菔

莱菔 释名: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气味: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主治:1、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2、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3、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4、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更多

榔梅

榔梅 释名: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1112131415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