阽危之域
拼音:diàn wēi zhī yù
解释:阽危:危险;域:境地。危险的境地。
原文: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能出人于阽危之域,跻俗于仁寿之地。”
大贤虎变
拼音:dà xián hǔ biàn
解释: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引用:~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唐·李白《梁父吟》)
原文:《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等因奉此
拼音:děng yīn fèng cǐ
解释: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大有可观
拼音:dà yǒu kě guān
解释:指很值得看,很值得重视。
引用:这个捐款也就~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
大义灭亲
拼音:dà yì miè qīn
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引用:这是一条汉子,~,死活只有一个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
原文:《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鼎鱼幕燕
拼音:dǐng yú mù yàn
解释: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引用:~,亡在旦夕。(《元史·外夷传》)
原文: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动辄得咎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引用: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原文: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饿虎扑羊
拼音:è hǔ pū yáng
解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原文: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恶迹昭著
拼音:è jì zhāo zhù
解释: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原文: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拼音: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解释: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原文:《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