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交通大学
拼音:běi fānɡ jiāo tōnɡ dà xué 首字母大写:BFJTDX五笔:ux yy ur cep dd ipb 北方交通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以工科为主,兼有管理科学、理科、文科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909年,初名铁路管理传习所。后校名多次变更,1952年改名为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改现名。设有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院以及运输管理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建筑等系。
交通大学
拼音:jiāo tōnɡ dà xué 首字母大写:JTDX五笔:ur cep dd ipb 交通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校名几经更改,1921年与1928年先后定名为交通大学。抗日战争时曾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复校。1952年成为多科性理工科大学。1956年迁往西安,1957年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分设为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1959年两部分分别独立成两个学校,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台湾亦有交通大学,校址在新竹市。1979年成立。设理、工、管理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拼音:shànɡ hǎi jiāo tōnɡ dà xué 首字母大写:SHJTDX五笔:h itx ur cep dd ipb 上海交通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以理科为基础,以工科为主干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校址在上海。设有电子信息、电力、管理等学院及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动力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信息与控制工程等系。参见“交通大学”(216页)。
西南交通大学
拼音:xī nán jiāo tōnɡ dà xué 首字母大写:XNJTDX五笔:sghg fm ur cep dd ipb 西南交通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培养铁道建设技术人才的多科性理工科大学。校址在成都。创建于1896年,初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一度停办,后迁唐山,称唐山路矿学堂。后校名几经变更。1971年迁往成都,次年由唐山铁道学院改现名。设有铁道及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机械工程等系。
江泽民(1926- )
拼音:jiānɡ zé mín (1926- )首字母大写:JZM(1926- )五笔:ia icg n (1926- ) 江泽民(1926- )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苏扬州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外事局局长、电子工业部部长、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1989年6月后,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提出邓小平理论为中国......更多
茅以升(1896-1989)
拼音:máo yǐ shēnɡ (1896-1989)首字母大写:MYS(1896-1989)五笔:acn c tak (1896-1989) 茅以升(1896-1989)的同义词反义词
桥梁专家,教育家。江苏镇江人。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美国加里基理工学院博士。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东南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教授、校长、院长,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中科院学部委员。曾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桥梁工程技术人才。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更多
南洋公学
拼音:nán yánɡ ɡōnɡ xué 首字母大写:NYGX五笔:fm iu wc ipb 南洋公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896年盛宣怀创立于上海。经费来自电报、招商两局。设师范院、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中学堂)、上院(即大学堂)四院。1903年起先后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为交通大学。
吴有训(1897-1977)
拼音:wú yǒu xùn (1897-1977)首字母大写:WYX(1897-1977)五笔:kgd e yk (1897-1977) 吴有训(1897-1977)的同义词反义词
物理学家,教育家。江西高安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x射线散射光谱的研究,曾以精湛的实验技术证实康普顿效应。培养了许多中国物理学人才。
西安市
拼音:xī ān shì 首字母大写:XAS五笔:sghg pv ym 西安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陕西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渭河之南、秦岭以北、陇海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长安”。西汉、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均在此建都。1928年设市。人口648万(1995年)。西北地区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之一。有大小雁塔、碑林、钟鼓楼、兴善寺、半坡遗址、阿房宫遗址等名胜古迹。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学校。
新竹市
拼音:xīn zhú shì 首字母大写:XZS五笔:usr tht ym 新竹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头前溪南侧、纵贯铁路线上。1982年设市。人口383万(1994年)。是台湾省的科技工业中心之一,1980年辟为“科学工业园”。有台湾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及联合工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