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第一次东征
拼音:dì yí cì dōnɡ zhēnɡ 首字母大写:DYCDZ五笔:txh g uq ai tgh 第一次东征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5年1月,占据广东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上之机,以“救粤军总司令”名义,率部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以粤、滇、桂、湘各军组成东征联军,以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学生军为主力,于3月底击溃陈炯明主力。4月20日,滇军进驻惠州,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
南水北调工程
拼音:nán shuǐ běi diào ɡōnɡ chénɡ 首字母大写:NSBDGC五笔:fm ii ux ymf a tkgg 南水北调工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从长江调水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一项庞大水利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在江苏扬州附近抽取长江水,大体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上,穿过黄河直达天津。中线近期从丹江口引水,远期将线路延伸至三峡,经南阳、汉淮分水岭缺口,在郑州西北过黄河,沿京广铁路北行,直达北京。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西北地区。近期先开始实施东线和中线。
拔营
北京政变
拼音:běi jīnɡ zhènɡ biàn 首字母大写:BJZB五笔:ux yiu ght yoc 北京政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系第三路总司令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锟,并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后因冯玉祥与张、段之间矛盾重重,不久爆发战争,冯被迫宣布下野。
北太平洋暖流
拼音:běi tài pínɡ yánɡ nuǎn liú 首字母大写:BTPYNL五笔:ux dy guf iu jegc iyc 北太平洋暖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黑潮的延续。东至太平洋东部分为两支:一支北上,称阿拉斯加暖流;一支沿北美南下,称加利福尼亚寒流。
本格拉寒流
拼音:běn ɡé lā hán liú 首字母大写:BGLHL五笔:sg stk ru paw iyc 本格拉寒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大西洋东部的寒流。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在非洲西海岸转向北上,经安哥拉西岸本格拉港继续北上,最后汇入南赤道洋流。
常遇春(1330-1369)
拼音:chánɡ yù chūn (1330-1369)首字母大写:CYC(1330-1369)五笔:ipk jm dwj (1330-1369) 常遇春(1330-1369)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
方志敏(1899-1935)
拼音:fānɡ zhì mǐn (1899-1935)首字母大写:FZM(1899-1935)五笔:yy fn txt (1899-1935) 方志敏(1899-1935)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弋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4年底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攻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和《狱中纪实》等著作。1935年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
刘志丹(1903-1936)
拼音:liú zhì dān (1903-1936)首字母大写:LZD(1903-1936)五笔:yj fn my (1903-1936) 刘志丹(1903-1936)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28年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参与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任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率部粉碎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使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为全国红军北上抗日创造了条件。后任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4月率部参加东征,在战斗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