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魏
拼音:hòu wèi 首字母大写:HW五笔:rg tvr 后魏的同义词反义词
1.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珪自立为代王,国号魏,亦称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三国魏,故史称后魏(公元386年-557年)。
一屐
拼音:yì jī 首字母大写:YJ五笔:g ntfc 一屐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只鞋子。传说菩提达磨死后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葬熊耳山,后三年宋云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云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暨云复命﹐明帝已逝。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启棺﹐唯一革履尚存﹐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见《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后因以"一屐"为赞颂佛教大师法力之典实。
白扬提
敕力
尒朱
结草
李悝(前455-前395)
拼音:lǐ kuī ( qián 455- qián 395)首字母大写:LK(Q455-Q395)五笔:sb njfg ( ue 455- ue 395) 李悝(前455-前395)的同义词反义词
战国时期政治家。魏文侯任用他为相,主持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荒年时平价出售。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但已失传。
三荆
拼音:sān jīnɡ 首字母大写:SJ五笔:dg aga 三荆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株三枝的荆树。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3.后魏置荆州于穰县(今河南邓县),置南荆州于安昌(今河南确山县),置东荆州于泚阳(今河南泌阳县),谓之三荆。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胡三省注。
三徐
拼音:sān xú 首字母大写:SX五笔:dg twg 三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魏以徐州﹑北徐州﹑东徐州为三徐。
2.指宋初徐延休﹑徐铉﹑徐锴。
3.清代徐干学与弟元文(号立斋)﹑秉义(号果亭)并以文名,时号"三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