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拼音:ān shǐ zhī luàn 首字母大写:ASZL五笔:pv kri pp tdn 安史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安史
杜甫(712-770)
拼音:dù fǔ (712-770)首字母大写:DF(712-770)五笔:sfg sghy (712-770) 杜甫(712-770)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更多
哀王孙
拼音:āi wánɡ sūn 首字母大写:AWS五笔:yeu ggg bi 哀王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按,王孙,指王公贵人的子弟。唐杜甫有《哀王孙》诗,述安史之乱中,玄宗西逃,宗室王孙﹑妃子﹑公主或被杀戮,或流离乞食为生事。
安西四镇
拼音:ān xī sì zhèn 首字母大写:AXSZ五笔:pv sghg lh qfhw 安西四镇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一作碎叶)。始设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罢,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复。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为吐蕃所陷,改碎叶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吐蕃,复置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又改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乱后陷于吐蕃。
北庭都护府
拼音:běi tínɡ dōu hù fǔ 首字母大写:BTDHF五笔:ux ot ftjb ryn ow 北庭都护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储光羲(约707-约762)
拼音:chǔ ɡuānɡ xī ( yuē 707- yuē 762)首字母大写:CGX(Y707-Y762)五笔:wyf ig ugt ( xq 707- xq 762) 储光羲(约707-约762)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受伪职。乱平后,贬死岭南。其诗风格质朴,多写田园风光,表现士大夫的闲适恬淡情调。有《储光羲诗集》。
池鹅夜击
拼音:chí é yè jī 首字母大写:CEYJ五笔:ibn trng ywt gb 池鹅夜击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安史之乱后,吴元济继李希烈﹑吴少诚﹑吴少阳等人之后,割据淮西。李愬奉命讨伐,在夜袭首府蔡州时,城边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混声。至城下,无一人发觉,遂攻破蔡州城,生擒吴元济,平定了淮西。后以"池鹅夜击"作为出奇制胜的典故。
东城父老传
拼音:dōnɡ chénɡ fù lǎo chuán 首字母大写:DCFLC五笔:ai fd wru ftx wfn 东城父老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传奇小说。唐代陈鸿祖作。写贾昌幼年以斗鸡得宠,后遭安史之乱,身经沧桑,尽悟前非,遂出家为僧。小说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和对现实的批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拼音:wén ɡuān jūn shōu hé nán hé běi 首字母大写:WGJSHNHB五笔:ubd pn pl nh isk fm isk ux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篇名。唐代杜甫作。公元763年作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获悉唐军击败安史叛军,喜极而作本诗。诗中抒发惊喜之情,语气欣快,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