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

拼音:xiānɡ jūn 首字母大写:XJ五笔:ishg pl 湘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曾国藩编练的封建武装。为镇压太平天国,1853年曾国藩在湖南地主团练的基础上扩编而成。官兵之间有浓厚的封建隶属关系。次年开始与太平军作战,到处屠杀焚掠,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和其他农民起义。

淮军

拼音:huái jūn 首字母大写:HJ五笔:iwy pl 淮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李鸿章编练的封建武装。1862年李鸿章以淮南地主团练为基础在安徽创建而成。其编制与湘军相同。曾配合湘军镇压太平军。

丁汝昌(1836-1895)

拼音:dīnɡ rǔ chānɡ (1836-1895)首字母大写:DRC(1836-1895)五笔:sgh ivg jj (1836-1895) 丁汝昌(1836-189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海军将领。安徽庐江人。曾任湘军将领。后奉命赴英国购军舰,回国后统领北洋水师。北洋舰队编成后,任海军提督。中日黄海海战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日军围攻威海卫军港时,他拒绝投降,服毒自杀。

伙勇

拼音:huǒ yǒnɡ 首字母大写:HY五笔:wo cee 伙勇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湘军﹑淮军中的伙头军。

太平天国

拼音:tài pínɡ tiān ɡuó 首字母大写:TPTG五笔:dy guf gd l 太平天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洪秀全﹑杨秀清等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咸丰元年﹐起义军入永安州城﹐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三年﹐破南京﹐建为国都﹐改称天京﹐建立国家政权。势力发展到十七个省。同治三年湘军攻陷天京﹐秀全自杀。自起事至失败﹐前后共十四年(公元1851-1864年)。

天京保卫战

拼音:tiān jīnɡ bǎo wèi zhàn 首字母大写:TJBWZ五笔:gd yiu wk bg hka 天京保卫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平军保卫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战斗。1862年曾国荃率湘军主力围困天京,李秀成集结大军救援,但未能击破敌人重围。1864年7月,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太平军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终因众寡悬殊,天京失陷。

湘勇

拼音:xiānɡ yǒnɡ 首字母大写:XY五笔:ishg cee 湘勇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湘军。参见"湘军"。

胡以晃(约1816-1856)

拼音:hú yǐ huǎnɡ ( yuē 1816-1856)首字母大写:HYH(Y1816-1856)五笔:deg c ji ( xq 1816-1856) 胡以晃(约1816-1856)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武秀才出身。参加金田起义,任春官正丞相。1853年率部西征,因功封护国侯、豫王,不久战败被革职。1855年与石达开击败湘军,封护天豫。后病死。

黄洋界保卫战

拼音:huánɡ yánɡ jiè bǎo wèi zhàn 首字母大写:HYJBWZ五笔:amw iu lw wk bg hka 黄洋界保卫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击溃国民党军的战斗。1928年8月30日,国民党湘军三个团在赣军两个团的策应下,进攻井冈山黄洋界哨口阵地。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远在湘西,仅以两个连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将敌击溃,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李续宾(1818-1858)

拼音:lǐ xù bīn (1818-1858)首字母大写:LXB(1818-1858)五笔:sb xfn pr (1818-1858) 李续宾(1818-185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湘军将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初从曾国藩办团练。后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攻陷武昌、九江等地,升浙江布政使,加巡抚衔。后在三河镇被击败,自杀而死。
12 共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