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军

拼音:biān fánɡ jūn 首字母大写:BFJ五笔:ep byt pl 边防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 驻守在边境地区的军队。

边事

拼音:biān shì 首字母大写:BS五笔:ep gk 边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书〉与边境有关的事务,特指边防军情:~紧急。

奉系

拼音:fènɡ xì 首字母大写:FX五笔:dwg txi 奉系的同义词反义词
1.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奉天(府治今辽宁省沈阳市)籍张作霖为首领。奉系军阀长期盘踞东北﹐并不断率兵进入山海关内与其他军阀混战。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控制北洋军阀政府。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宣布加入南京国民党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奉系军阀

拼音:fènɡ xì jūn fá 首字母大写:FXJF五笔:dwg txi pl uwa 奉系军阀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奉天(今辽宁)籍军阀张作霖为首领。在日本支持下,长期统治东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控制北洋政府。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所部由其子张学良统率,宣布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商屯

拼音:shānɡ tún 首字母大写:ST五笔:yum gbn 商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戍漕

拼音:shù cáo 首字母大写:SC五笔:awi igmj 戍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水运边防军需品。

徐树铮(1880-1925)

拼音:xú shù zhēnɡ (1880-1925)首字母大写:XSZ(1880-1925)五笔:twg scf qqv (1880-1925) 徐树铮(1880-1925)的同义词反义词
皖系军阀。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早年留学日本。民国成立后,历任陆军次长、国务院秘书长,为皖系首领段祺瑞的“智囊”。1919年任西北筹边使,统率西北边防军。皖系战败后,被通缉。1924年江浙战争时,任浙沪联军总司令。后被冯玉祥部逮捕枪杀。

参战军

拼音:cān zhàn jūn 首字母大写:CZJ五笔:cd hka pl 参战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宣战。段祺瑞于12月就任参战督办,同日本订立参战借款,由日本提供军火和教官,编练参战军。大战结束后改为边防军。1920年被直系军阀改编。

戍旗

拼音:shù qí 首字母大写:SQ五笔:awi ytdw 戍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1.边防军的旗帜。

制置使

拼音:zhì zhì shǐ 首字母大写:ZZS五笔:tgm lfhf wgk 制置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唐大中五年设置,经划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金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其秩高者称为"制置大使"。制置使往往辖治数路军务,类似明清的总督。
1 共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