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
喉音
拼音:hóu yīn 首字母大写:HY五笔:kwnd ujf 喉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语音学名词。气流受阻于声带所发出的辅音。可依发音方法不同而分为两种:喉塞音和喉擦音。
2.古音韵学中"七音"之一。如"三十六字母"中的"晓"﹑"匣"﹑"影"﹑"喻"四母。
半舌音
撮口呼
段玉裁(1735-1815)
拼音:duàn yù cái (1735-1815)首字母大写:DYC(1735-1815)五笔:thdc gy fay (1735-1815) 段玉裁(1735-181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曾在贵州、四川等地任知县。后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三十余年。精小学、音韵学,著《说文解字注》,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详细作注,为文字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
对转
古韵
拼音:ɡǔ yùn 首字母大写:GY五笔:dgh ujqu 古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先秦汉语音韵。东汉时郑玄言古今音异。北周沉重作《毛诗音义》,书佚,仅见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诗.邶风下》。宋吴棫发明叶韵之说,元戴侗﹑明焦竑陈第等人力辨其非。宋郑庠辨析古韵为六部,嗣后研究不断深入,分部日趋精密。如章炳麟分古韵为二十三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王力考定《诗经》时代古韵为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参阅王力《汉语音韵学》和《音韵学初步》。
2.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顾炎武(1613-1682)
拼音:ɡù yán wǔ (1613-1682)首字母大写:GYW(1613-1682)五笔:dbd oo gah (1613-1682) 顾炎武(1613-1682)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曾参加抗清起义,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问渊博,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空谈心理性命。在经学上,重视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在音韵学方面也有很大贡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类隔
拼音:lèi ɡé 首字母大写:LG五笔:od bgk 类隔的同义词反义词
1.音韵学术语。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轻唇或舌头﹑舌上之异,叫做"类隔切"。隔者隔碍之谓,二者声不同类。故名。然古人制反切,皆取"音和",如"篇,芳连切","篇"属重唇音"滂"p〔p'〕母,"芳"属轻唇音"敷"〔f'〕母。其实古无轻唇和舌上音,"篇"和"芳"都是"滂"母。唐宋人不知古音,谓之"类隔",盖出于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