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
拼音:ɡāo ɡōu lì 首字母大写:GGL五笔:ymk qkd gmy 高句丽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u)朝鲜古国。中国史书多称“高丽”。公元前后形成。公元427年建都平壤。与南部的百济、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相互间战争不断。668年灭亡。
媾和
耕田队
国民参政会
拼音:ɡuó mín cān zhènɡ huì 首字母大写:GMCZH五笔:l n cd ght wfc 国民参政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抗日战争时期由各抗日党派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咨询机关。参政员由国民政府遴选产生。但实际上国民党员占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仅七人。参政会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约束力。1938年,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此后三届参政会会议均在重庆召开。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
护法运动
拼音:hù fǎ yùn dònɡ 首字母大写:HFYD五笔:ryn ifc fcp fce 护法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护法战争”。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重掌北京政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并企图武力统一中国。孙中山号召维护《临时约法》,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并联合西南军阀,成立护法军政府。孙当选为大元帅,领导南方各省军队抗击北洋军阀的军事进攻。次年桂系军阀排挤孙中山,护法军政府成为南方军阀的政权,酝酿同北洋军阀议和。护法运动归于失败。
金革之声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拼音:jìn jì lǔ yù kànɡ rì ɡēn jù dì 首字母大写:JJLYKRGJD五笔:goj uxl qgj cnhe ryw jjjj sv rnd f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岳和太行山区,创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进入冀鲁豫地区,与地方党组织建立冀鲁豫、鲁西、湖(微山湖)西三个抗日根据地。1941年7月,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晋绥抗日根据地
拼音:jìn suí kànɡ rì ɡēn jù dì 首字母大写:JSKRGJD五笔:goj xev ryw jjjj sv rnd f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一二师一部和地方武装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北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分别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和绥察行政办事处。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拼音:kànɡ rì jiù ɡuó shí dà ɡānɡ lǐnɡ 首字母大写:KRJGSDGL五笔:ryw jjjj giyt l fg dd xmr wycm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同义词反义词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由毛泽东提议并通过。内容为:(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总动员;(3)全国人民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6)实行为战时服务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实现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