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

拼音:dī qiānɡ 首字母大写:DQ五笔:qayi unv 氐羌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大足石窟

拼音:dà zú shí kū 首字母大写:DZSK五笔:dd kh dgtg pwn 大足石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四川大足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十九处。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大骨节病

拼音:dà ɡǔ jié bìnɡ 首字母大写:DGJB五笔:dd me ab ugm 大骨节病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方病﹐症状是关节粗大﹐疼痛﹐肌肉萎缩﹐手指不能弯曲等。多见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叫柳拐子病。

代北

拼音:dài běi 首字母大写:DB五笔:wa ux 代北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地区名。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 2.唐方镇名。 3.指北魏。西晋末年,拓跋猗卢受封为代王。后其曾孙拓跋珪改国号为魏,迁都代郡平城,是为北魏。故后世或以"代北"称之。

掸邦高原(掸shàn)

拼音:dǎn bānɡ ɡāo yuán ( dǎn s h à n )首字母大写:DBGY(DSHàN)五笔:rujf dtb ymk dr ( rujf s h à n ) 掸邦高原(掸sh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面积最大的高原。面积17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130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萨尔温江纵贯南北。河谷为主要农业区。多铅、锌、银等有色金属矿藏。产宝石著名。

呾蜜

拼音:yà mì 首字母大写:YM五笔:kjgg pntj 呾蜜的同义词反义词
1.西域古国名。即Tirmidh。公元前二世纪已有希腊人的砦堡,公元一至二世纪有贵霜王朝时期的遗物。古城西北角之Kara-Tepe有在岩石间开凿的佛教洞窟寺院。近年出土大量文物。

大洪山

拼音:dà hónɡ shān 首字母大写:DHS五笔:dd iaw mmm 大洪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山。在湖北省中部偏北。西北东南走向,长达150千米。同名主峰,海拔1055米。风景优美,林木苍翠。有九十六峰、九十一岩、四十二湖、五十二溪及百洞十瀑、七寺九庙五道观。附近还有烈山、擂鼓墩等名胜古迹。

东胜煤田

拼音:dōnɡ shènɡ méi tián 首字母大写:DSMT五笔:ai etg ofs ll 东胜煤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世界少有的特大煤田。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一带,与陕西北部的神府煤田相连。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距地面近,大部可露天开采。优良动力煤。已着手开采。

非洲

拼音:fēi zhōu 首字母大写:FZ五笔:hd iyt 非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称“阿非利加洲”。在东半球的西南部,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靠地中海。面积302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二大洲。人口748亿(1996年)。高原面积广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属热带气候。动植物种类繁多。金刚石、黄金、钴等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多种经济作物。居民以黑种人为主,撒哈拉沙漠以北主要是属白种人的阿拉伯人。共有五十五个国家和地区。

党项

拼音:dǎnɡ xiànɡ 首字母大写:DX五笔:ip adm 党项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1112131415 共6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