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成

拼音:sù chénɡ 首字母大写:SC五笔:vh dn 肃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又使诸儒撰集经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魏书》:"帝初在东宫……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后即以"肃成"为太子讲学处之称。

太史

拼音:tài shǐ 首字母大写:TS五笔:dy kri 太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汉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五都

拼音:wǔ dōu 首字母大写:WD五笔:gg ftjb 五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战国齐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汉以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闻雷

拼音:wén léi 首字母大写:WL五笔:ubd fl 闻雷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

先帝遗诏

拼音:xiān dì yí zhào 首字母大写:XDYZ五笔:tfq yuph khgp yvk 先帝遗诏的同义词反义词
1. 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先帝,已故的君主。此指刘备)。见《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如:陛下亦宜自谋,……察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飨醴

拼音:xiǎnɡ lǐ 首字母大写:XL五笔:xtw sgmu 飨醴的同义词反义词
1.饮醴酒。《左传.庄公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国语.周语上》:"王乃淳濯飨醴。"韦昭注:"飨﹐饮也。谓王沐浴饮醴酒也。"《东周列国志》第二回:"闻虢晋二国朝王﹐王为之飨醴命宥﹐又赐玉五瑴﹐马三匹。"一说即飨礼。参阅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严将军头

拼音:yán jiānɡ jūn tóu 首字母大写:YJJT五笔:got uqf pl ud 严将军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典出《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张飞﹞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后以"严将军头"作为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精神之典实。

饮醇

拼音:yǐn chún 首字母大写:YC五笔:qnq sgyb 饮醇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

一龙

拼音:yì lónɡ 首字母大写:YL五笔:g dx 一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用作典实。

依刘

拼音:yī liú 首字母大写:YL五笔:wye yj 依刘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王粲﹞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后因以"依刘"谓投靠有权势者。
1112131415 共2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