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见方

拼音:sān bù jiàn fānɡ 首字母大写:SBJF五笔:dg hh mq yy 三步见方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原谓将战时,兵士出阵行三步以示勇。后以指将舞时三顿足以为节。

砂包

拼音:shā bāo 首字母大写:SB五笔:di qn 砂包的同义词反义词
1.沙袋。战时堆积起来作掩蔽体。亦用于防洪﹑防火等。

身先士众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hònɡ 首字母大写:SXSZ五笔:tm tfq fghg www 身先士众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同“身先士卒”。

枢密院

拼音:shū mì yuàn 首字母大写:SMY五笔:sar pnt bpf 枢密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官署名。五代后梁时设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掌军事机要、边防等,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辽代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汉人枢密院,管理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掌军机、边防、宫廷禁卫等,战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代废止。

收军

拼音:shōu jūn 首字母大写:SJ五笔:nh pl 收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行军作战时负责殿后的部队。

誓师

拼音:shì shī 首字母大写:SS五笔:rryf jgm 誓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书.大禹谟》﹕"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后以"誓师"指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以激励士师的战斗意志。 2.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

田汉(1898-1968)

拼音:tián hàn (1898-1968)首字母大写:TH(1898-1968)五笔:ll ic (1898-1968) 田汉(1898-1968)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活动家,剧作家。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1922年回国,任中华书局编辑。后创办南国社。30年代初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抗战时期在武汉参加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负责艺术宣传。建国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等。写有话剧、歌剧、戏曲、电影剧本百余部,主要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丽人行》、《关汉卿》、《谢瑶环》等。

铁面

拼音:tiě miàn 首字母大写:TM五笔:qtg dl 铁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 2.黑脸。 3.喻指刚直无私的人。 4.比喻刚直﹑不徇私情。

同盟国

拼音:tónɡ ménɡ ɡuó 首字母大写:TMG五笔:m jel l 同盟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一般指为了某些共同利益相互之间签订同盟协议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由德、奥匈、意三国组成,1915年意大利退出这一集团,加入协约国。 ③简称“盟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同德、日、意轴心国作战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称呼。其主要国家有中、苏、美、英、法等国。

铁蒺藜

拼音:tiě jí lí 首字母大写:TJL五笔:qtg aut atq 铁蒺藜的同义词反义词
1.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1112131415 共1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