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
著作权法
拼音:zhù zuò quán fǎ 首字母大写:ZZQF五笔:aft wthf sc ifc 著作权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版权法”。国家关于确认和保护著作人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著作权权利的法律。是因创作、传播和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内容包括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继承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处罚等。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拼音:zhōnɡ ɡuó rén mín zhì yuàn jūn zhàn ɡē 首字母大写:ZGRMZYJZG五笔:k l w n fn drin pl hka sks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麻扶摇词,周巍峙曲。创作于1950年。歌曲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同仇敌忾、无坚不摧和无往不胜的革命精神。
朱端钧(1907-1978)
拼音:zhū duān jūn (1907-1978)首字母大写:ZDJ(1907-1978)五笔:tfi um qqug (1907-1978) 朱端钧(1907-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导演、戏剧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早年参与领导辛酋剧社,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参加复旦剧社。抗战时期任上海剧艺社以及华艺、同茂等剧社导演。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导演剧目有《孔雀胆》、《上海屋檐下》、《关汉卿》、《年青的一代》等。著有《导演技巧对话》、《舞台创作技法》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拼音:zhōnɡ ɡuó rén mín jiě fànɡ jūn jūn ɡē 首字母大写:ZGRMJFJJG五笔:k l w n qev yt pl pl sks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原名《八路军进行曲》。解放战争时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总政治部对歌词进行修改,并于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正式定为现名。
主创
最后的审判
拼音:zuì hòu de shěn pàn 首字母大写:ZHDSP五笔:jb rg r pj ugjh 最后的审判的同义词反义词
壁画。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作于1534-1541年。取材于《新约全书》,描绘世界末日来到时,耶稣亲自审判世界上一切人的善恶,善者上天堂,恶者下地狱。在近二百平方米的画面上创作了四百多个不同姿势的人体,其中以现实和历史人物为模特儿创造的形象有二百余人。
自度曲
编写
超现实主义画派
拼音:chāo xiàn shí zhǔ yì huà pài 首字母大写:CXSZYHP五笔:fhv gm pu y yr gl ire 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4年产生于法国。由法国作家布雷东发起。在巴黎先后发表两次《超现实主义宣言》,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画派。认为“下意识的领域”,如梦境、幻觉、本能等是创作的源泉,主张从潜意识的思想实际中求得“超现实”。作品主要描写潜意识领域的矛盾现象,把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真实与幻觉统一起来,具有恐怖、离奇、怪诞的特点。代表人物有米罗·恩斯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