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节

拼音:zhànɡ jié 首字母大写:ZJ五笔:sdy ab 杖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1.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中军

拼音:zhōnɡ jūn 首字母大写:ZJ五笔:k pl 中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2.称主将或指挥部。 3.中军将军的省称。 4.京师的军队。 5.中军官的省称。 6.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主兵

拼音:zhǔ bīnɡ 首字母大写:ZB五笔:y rw 主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1.掌握兵权;统率部队。 2.当地筹建的兵力。与"客兵"相对。

颛兵

拼音:zhuān bīnɡ 首字母大写:ZB五笔:mdm rw 颛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专擅兵权。颛,通"专"。

秉旄

拼音:bǐnɡ máo 首字母大写:BM五笔:tvd yten 秉旄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

本兵

拼音:běn bīnɡ 首字母大写:BB五笔:sg rw 本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1.最重要的兵器。 2.本部军队。 3.执掌兵权。 4.见"本兵府"。 5.明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兵符

拼音:bīnɡ fú 首字母大写:BF五笔:rw twf 兵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 2.借指兵权。 3.兵书﹐兵法。

韩世忠(1089-1151)

拼音:hán shì zhōnɡ (1089-1151)首字母大写:HSZ(1089-1151)五笔:fjfh anv khn (1089-1151) 韩世忠(1089-1151)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宋抗金名将。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行伍出身,御西夏有功。曾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后在河北力抗金军。1129年,金将兀术渡江南进。次年,他率八千人乘海船到镇江,断绝兀术归路,在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相持四十八天,迫使金军退出江南。他多次上书反对议和。后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

韩信(?-前196)

拼音:hán xìn (?- qián 196)首字母大写:HX(?-Q196)五笔:fjfh wy (?- ue 196) 韩信(?-前196)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汉军事家。淮阴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参加项羽部队,因不受重用,改投刘邦,被拜为大将军。楚汉战争中,刘邦采纳他的建议,攻占关中。刘邦、项羽在荥阳相持时,他率军袭击项羽侧翼,占据黄河下游地区。后被刘邦封为齐王。公元前202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击灭项羽。楚汉战争结束后,被解除兵权。后被吕后设计诱杀。

还兵

拼音:hái bīnɡ 首字母大写:HB五笔:dh rw 还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1.回师。 2.倒戈,反正。 3.交还兵权。
12345 共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