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试验

拼音:hé shì yàn 首字母大写:HSY五笔:syn ya cgw 核试验的同义词反义词
通过核装置的爆炸对核技术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可分为大气层试验、高空试验、地下试验和水下试验。主要目的是鉴定核装置的爆炸威力等性能指标,测量和积累有关冲击波、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数据资料,研究各种杀伤破坏效应等。

火山灰

拼音:huǒ shān huī 首字母大写:HSH五笔:ooo mmm dou 火山灰的同义词反义词
粒径很小的火山固态喷发物。因细小,喷发时可送达数十千米的大气层中,并可长期悬浮在空中。是火山喷出物中分布最广的物质。富含矿物质,可肥沃土壤,也可用作建筑材料,但也常造成阻塞交通、污染大气层和水体等灾害。

流星

拼音:liú xīnɡ 首字母大写:LX五笔:iyc jtg 流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流星1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热和光,这种现象叫流星。通常所说的流星指这种短时间发光的流星体。俗称贼星。 流星2 [liúxīng]①古代兵器,在铁链的两端各系一个铁锤。 ②杂技的一种,在长绳的两端拴上盛着水的碗或火球,用手摆动绳子,使水碗或火球在空中飞舞。

木星大红斑

拼音:mù xīnɡ dà hónɡ bān 首字母大写:MXDHB五笔:ssss jtg dd xa gyg 木星大红斑的同义词反义词
木星表面的红色区域。呈卵形斑状。位于赤道南侧,长有时为25万千米,有时则达5万千米;宽约13万千米。1660年发现。20世纪70年代初,行星探测器的探测表明,是漂浮在大气层上一个巨大旋涡风暴。由于风暴中含有磷化合物而呈现鲜艳的红色。是木星最显著而持久的特征。寿命可维持几百年或更长。

平流层

拼音:pínɡ liú cénɡ 首字母大写:PLC五笔:guf iyc nfc 平流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从对流层顶至离地约5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层内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层内大气盛行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因而大气较为稳定,加上水汽和尘埃含量稀少,故天气现象少见。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拼音:qiē ěr nuò bèi lì hé diàn zhàn shì ɡù 首字母大写:QENBLHDZSG五笔:av qi yad mhny tjh syn jn uhkg gk dt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乌克兰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86年4月发生的核辐射污染事故。由4号堆爆炸起火而引起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逸,使整个欧洲的大气层被污染。事故中死亡三十一人,二百三十多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经济损失惨重。成为人类核电能开发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色球

拼音:sè qiú 首字母大写:SQ五笔:qc ggi 色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大气层的中间层。由氢、氦、钙等原子和离子组成。日全食时用肉眼能观测到这一玫瑰色气层。在光球之上,约延伸到2000千米高度。温度从底部的几千度上升到顶部的几万度。耀斑、谱斑、日珥、冲浪等常在这一层出现,还时常喷出针状物。

热层

拼音:rè cénɡ 首字母大写:RC五笔:rvyo nfc 热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从中间层顶至约250千米(太阳宁静期)或约500千米(太阳活动强烈期)高度的大气层。层内温度随高度增高而迅速升高,太阳紫外辐射被该层的大气大量吸收,从而使该层加热。热层顶处温度不再随高度而变化。层内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水文学

拼音:shuǐ wén xué 首字母大写:SWX五笔:ii yygy ipb 水文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太阳对流层

拼音:tài yánɡ duì liú cénɡ 首字母大写:TYDLC五笔:dy bj cf iyc nfc 太阳对流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结构的一个层次。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之下。厚约15万千米。层顶温度约6600开。由于层内氢的不断电离而造成气体比热的不断增加,破坏流体静力学平衡,引起气体的升降,形成对流。
12345 共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