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张
答司马谏议书
拼音:dá sī mǎ jiàn yì shū 首字母大写:DSMJYS五笔:tw ngk cg ysl yyr nnh 答司马谏议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曾写信指责作者的变法举措。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
归流
李靖(571-649)
拼音:lǐ jìnɡ (571-649)首字母大写:LJ(571-649)五笔:sb uge (571-649) 李靖(571-649)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初军事家。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精熟兵法。隋末任马邑郡丞。唐高祖时任行军总管,率军随李孝恭征服萧铣,得岭南地区,任岭南道抚慰大使。后又助李孝恭镇压辅公fe68起义军。太宗时,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先后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封卫国公。著有《李卫公兵法》,今佚。
刘永福(1837-1917)
拼音:liú yǒnɡ fú (1837-1917)首字母大写:LYF(1837-1917)五笔:yj yni pyg (1837-1917) 刘永福(1837-1917)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曾参加天地会起义,在广西云南边境组织黑旗军。后受越南约请,领兵赴越抗法。中法战争中受清政府改编,屡败法军。甲午战争时任帮办台湾防务,抗击侵台日军,后退回广东。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民团总长,不久辞职。
秦穆公(?-前621)
拼音:qín mù ɡōnɡ (?- qián 621)首字母大写:QMG(?-Q621)五笔:dwt tri wc (?- ue 621) 秦穆公(?-前621)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德公子。在位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小国。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被晋军打败,转向西面发展,先后攻灭十二国,成为霸主。
钱谦益(1582-1664)
拼音:qián qiān yì (1582-1664)首字母大写:QQY(1582-1664)五笔:qg yuv uwl (1582-1664) 钱谦益(1582-1664)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受之,号牧斋、蒙叟、东涧遗老,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崇祯时官至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时任礼部尚书。后降清,任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但仍秘密参加抗清活动。家有绛云楼,藏书丰富。编有《列朝诗集》,著有《钱注杜诗》、《初学集》、《有学集》。
师保
孙叔
拼音:sūn shū 首字母大写:SS五笔:bi hi 孙叔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孙叔敖。春秋楚人,蔿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楚庄王时任令尹,注意发展生产,使楚日渐富强。邲之战,协助庄王指挥楚军,大败晋兵。事见《史记.楚世家》。
宋太祖(927-976)
拼音:sònɡ tài zǔ (927-976)首字母大写:STZ(927-976)五笔:psu dy pye (927-976) 宋太祖(927-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宰相权力。选精壮地方兵为中央禁军,以削弱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