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

拼音:shí chánɡ shì 首字母大写:SCS五笔:fg ipk wffy 十常侍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东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称。十,取其成数。

田郎

拼音:tián lánɡ 首字母大写:TL五笔:ll yvb 田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东汉尚书郎田凤。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长陵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后因以"田郎"为称美郎官﹑侍臣的典故。

头龙

拼音:tóu lónɡ 首字母大写:TL五笔:ud dx 头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东汉荀俭之子荀悦。语本《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悦字仲豫,俭之子也。俭早卒。悦年十二,能说《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闲,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性沈静,美姿容,尤好著述。灵帝时阉官用权,士多退身穷处,悦乃托疾隐居﹐时人莫之识,唯从弟彧特称敬焉。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迁黄门侍朗。" 2.犹龙头,指兄弟辈中有权威的长兄。

熹平石经

拼音:xī pínɡ shí jīnɡ 首字母大写:XPSJ五笔:fkuo guf dgtg x 熹平石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东汉时所刻碑石经书。汉灵帝熹平四年根据蔡邕等正定经本文字的建议始刻,讫至光和六年,凡历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用隶书一体写成,立于太学讲堂前的东侧,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太学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朱家圪垱村。

玉凫

拼音:yù fú 首字母大写:YF五笔:gy qwb 玉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凫鸭形的玉雕。 2.喻水中的裸女。汉灵帝沉湎淫乐,建裸游馆,日夜乘船游漾。选玉色宫人掌篙楫,故使舟覆,乃奏《招商》之歌,曰:"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事见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后亦指美人。

赵壹

拼音:zhào yī 首字母大写:ZY五笔:fhr fpg 赵壹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汉辞赋家。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人。汉灵帝时入京,享有盛名。后回家乡,十次拒绝出仕,卒于家。有揭露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名篇《刺世疾邪赋》。

州牧

拼音:zhōu mù 首字母大写:ZM五笔:ytyh cty 州牧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沈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东汉灵帝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2.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黄母

拼音:huánɡ mǔ 首字母大写:HM五笔:amw xnny 黄母的同义词反义词
1.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汉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盘水中,久而不起,变为鼋矣。"后即以"黄母"指传说中化为鼋鳖的江夏黄氏之母。

灵献

拼音:línɡ xiàn 首字母大写:LX五笔:vo fmu 灵献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东汉灵帝与献帝的并称。两帝当政时期﹐政治黑暗﹐国势衰微。

小平津

拼音:xiǎo pínɡ jīn 首字母大写:XPJ五笔:ih guf ivgh 小平津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黄河上。东汉灵帝时于此设关﹐为河南八关之一。
123 共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