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髯客
拼音:qiú rán kè 首字母大写:QRK五笔:jnn dem pt 虬髯客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隋末人﹐姓张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李靖﹑红拂﹐与红拂认为兄妹﹐因李靖得见李世民(唐太宗)﹐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靖﹐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贞观十年﹐南蛮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靖知虬髯客成事﹐归告红拂﹐沥酒贺之。见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
2.借指外国人。
人镜
拼音:rén jìnɡ 首字母大写:RJ五笔:w quj 人镜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后因以"人镜"指善于谏劝﹑能纠正他人过失者。
仁寿宫
圣教序
拼音:shènɡ jiāo xù 首字母大写:SJX五笔:cff ftbt oc 圣教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玄奘法师至印度取经﹐回长安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二二年﹐太宗作此序表彰其事。时高宗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高宗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咸亨三年由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字迹刻成﹐后附玄奘所译《心经》。碑在西安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
卧佛寺
拼音:wò fó sì 首字母大写:WFS五笔:ahnh wxj ff 卧佛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寺院名。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北部的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先后更名昭孝﹑洪庆﹑寿安﹑永安等。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十方普觉寺。因殿内有元代铜卧佛﹐俗称卧佛寺。卧佛铸造浑朴精致﹐体现了铸造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解放后为北京重点保护古建文物之一。参阅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卧佛寺》﹑清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六六。
西州
拼音:xī zhōu 首字母大写:XZ五笔:sghg ytyh 西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城名。东晋置﹐为扬州刺史治所。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晋谢安死后﹐羊昙醉至西州门﹐恸哭而去﹐即此处。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为典实。
2.指陕西地区。
3.指巴蜀地区。
4.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灭曲氏高昌﹐以其地置西州﹐辖境相当今吐鲁番盆地一带﹐为东西交通要冲。
行台
拼音:xínɡ tái 首字母大写:XT五笔:tgs ck 行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翠微宫
拼音:cuì wēi ɡōnɡ 首字母大写:CWG五笔:nyw tmg pk 翠微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宫名。高祖武德八年,于终南山造太和宫。太宗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重行修建,改名翠微宫。后常泛指山间宫殿。
敦煌
东选
拼音:dōnɡ xuǎn 首字母大写:DX五笔:ai tfqp 东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长安。太宗贞观元年,因岁旱谷贵,命潼关以东应选者集于洛阳,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