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教
违天逆理
畏天爱民
五讲四美
拼音:wǔ jiǎnɡ sì měi 首字母大写:WJSM五笔:gg yfj lh ugdu 五讲四美的同义词反义词
1.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央爱卫会﹑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等九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该倡议得到了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
修齐治平
义理
拼音:yì lǐ 首字母大写:YL五笔:yr gj 义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4.文辞的思想内容。
5.犹道理。
职业道德
拼音:zhí yè dào dé 首字母大写:ZYDD五笔:bk oh ut tfl 职业道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如医务道德、商业道德、体育道德、律师道德、军人道德等。它通过公约、守则、条例、誓言等形式制定,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守,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讲究工作效率,服从秩序和领导,团结协作,以推动事业的发展。研究职业道德的学科称职业伦理学。
中庸
拼音:zhōnɡ yōnɡ 首字母大写:ZY五笔:k ove 中庸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原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等含义。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后来则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
②指才能中等、平庸之人: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
③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作。提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致良知
拼音:zhì liánɡ zhī 首字母大写:ZLZ五笔:gcft yv td 致良知的同义词反义词
1.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