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泪

拼音:là lèi 首字母大写:LL五笔:jaj ihg 蜡泪的同义词反义词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烛油。

路岐人

拼音:lù qí rén 首字母大写:LQR五笔:kht mfc w 路岐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元时流动卖艺的民间艺人的俗称。

镂人

拼音:lòu rén 首字母大写:LR五笔:qovg w 镂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1.用金箔刻成的人形装饰品。南朝时流行于人日(正月初七)﹐唐时流行于三月三日。

梅文鼎(1633-1721)

拼音:méi wén dǐnɡ (1633-1721)首字母大写:MWD(1633-1721)五笔:stx yygy hnd (1633-1721) 梅文鼎(1633-172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余种,后人编成《梅氏丛书辑要》六十卷。天文著作主要介绍《崇祯历书》和《大统历》;数学著作主要介绍当时流传的中、西方算法,在正多面体和球面三角学方面有创见。

鸣笳

拼音:mínɡ jiā 首字母大写:MJ五笔:kqg tek 鸣笳的同义词反义词
1.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南戏

拼音:nán xì 首字母大写:NX五笔:fm ca 南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音乐上以南曲为主。剧本今知约二百种,全本留传的仅《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琵琶记》等十多种,另有数十种存有残曲。

侨民

拼音:qiáo mín 首字母大写:QM五笔:wtd n 侨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 2.泛指寄居外乡的人。 3.今称侨居外国而保留本国国籍的人。

时器

拼音:shí qì 首字母大写:SQ五笔:jf kkd 时器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农具。 2.当时流行的器具。

宋之问(约656-约713)

拼音:sònɡ zhī wèn ( yuē 656- yuē 713)首字母大写:SZW(Y656-Y713)五笔:psu pp uk ( xq 656- xq 713) 宋之问(约656-约713)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上元年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睿宗时流放钦州,后赐死。与沈fe76期齐名,并称“沈宋”。有《题大庾岭北驿》等名篇。其近体诗对律诗的定型很有影响。有《宋之问集》。

涕泪交垂

拼音:tì lèi jiāo chuí 首字母大写:TLJC五笔:iuxt ihg ur tgaf 涕泪交垂的同义词反义词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悲哀。
12345 共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