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剧
拼音:xīn pài jù 首字母大写:XPJ五笔:usr ire ndj 新派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剧种之一。初名“壮士剧”或“书生剧”。明治维新后由歌舞伎改良而成。多以写实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演出用对话体自由发挥,并采用近代舞台装置。20世纪初趋于衰落。对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珍妃(1876-1900)
拼音:zhēn fēi (1876-1900)首字母大写:ZF(1876-1900)五笔:gw vnn (1876-1900) 珍妃(1876-1900)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光绪帝妃。满洲镶红旗人。倾向维新变法,支持光绪帝掌权,遭到慈禧太后的忌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在逃离京城时,派太监将她推入宫内井中溺死。
保皇会
拼音:bǎo huánɡ huì 首字母大写:BHH五笔:wk rgf wfc 保皇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称“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又称“中国维新会”。清末保皇团体。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于1899年在加拿大建立。设总部于澳门。宣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改名为“国民宪政会”。
大名
拼音:dà mínɡ 首字母大写:DM五笔:dd qk 大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封建时代的大领主。以占有大量名田(登记的垦田)而得名。镰仓幕府时,成为有势力的武士,担任地方守护;室町时期,势力扩大,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称“守护大名”。战国时代,大名间互相争雄,称“战国大名”。江户幕府建立后,成为各地藩主,受将军控制。明治维新时期,实行废藩置县政策,大名权利被剥夺,列为华族。
靖国神社
拼音:jìnɡ ɡuó shén shè 首字母大写:JGSS五笔:uge l pyj py 靖国神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祭祀阵亡官兵的地方。1869年建于东京。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现名。其中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在历次战争中阵亡的二百余万名官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犯。以前每年春、秋由天皇或皇室代表主持大祭,曾是宣扬军国主义、鼓吹侵略政策的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宪法规定,国家不参与靖国神社的祭祀活动。但仍有不少军国主义分子借该处祭祀侵略者亡灵,试图复活军国主义,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康广仁(1867-1898)
拼音:kānɡ ɡuǎnɡ rén (1867-1898)首字母大写:KGR(1867-1898)五笔:ovi oy wfg (1867-1898) 康广仁(1867-189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维新派。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弟。曾在澳门办《知新报》,后又在上海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戊戌变法时在北京参与维新活动。戊戌政变时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浪人
拼音:lànɡ rén 首字母大写:LR五笔:iyv w 浪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到处流浪或行踪无定向的人:于是仆本浪人,平生自沦|李赤,江湖间浪人也。
②日本一种到处流浪的武士。他们因战乱而离开主君(大名),失去户籍,但仍保持武士传统。明治维新后,有些人为军部所用,充当侵略扩张的先锋。
梁启超(1873-1929)
拼音:liánɡ qǐ chāo (1873-1929)首字母大写:LQC(1873-1929)五笔:ivw ynk fhv (1873-1929) 梁启超(1873-1929)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协助其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起兵反袁。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明医
幕府制度
拼音:mù fǔ zhì dù 首字母大写:MFZD五笔:ajdh ow tgm oac 幕府制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统治大权归封建武士首领“将军”,天皇形同虚设。因将军居处称为“幕府”,所以称“幕府制度”。从1192年开始,历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