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
拼音:tài shǐ 首字母大写:TS五笔:dy kri 太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汉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太祖
拼音:tài zǔ 首字母大写:TZ五笔:dy pye 太祖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禘大祖也。"郑玄笺:"大祖﹐谓文王。"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三国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晋追尊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赵匡胤称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铜鞮
拼音:tónɡ dī 首字母大写:TD五笔:qmgk afjh 铜鞮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晋邑名。在今山西省沁县南。晋平公曾筑铜鞮宫于此。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省沁县南。北魏以后屡有迁移。明洪武初废入沁州。
2.春秋晋离宫名。
3.指襄阳。
4.曲名。
5.亦作"铜鍉"。复姓。春秋时有铜鍉伯华。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天津桥
拼音:tiān jīn qiáo 首字母大写:TJQ五笔:gd ivgh std 天津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浮桥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隋炀帝大业元年迁都﹐以洛水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因建此桥﹐名曰天津。隋末为李密烧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金以后废圮。
特进
拼音:tè jìn 首字母大写:TJ五笔:cffy fjp 特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清废。参阅《后汉书.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李贤注引汉应劭《汉官仪》﹑《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十六》﹑《明史.职官志一》。
2.特予晋升。
踢球
拼音:tī qiú 首字母大写:TQ五笔:khj ggi 踢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踢球"。蹴鞠。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其方式与设备器物历有变更。唐代为在场地上插两根长竹,顶端结网。踢球人分为两队,踢球过网,以角胜负。相传为古代军中士兵习武之戏演变而来。唐宋以后亦指踢皮球或在野地上用足尖用力压球使其转动而前。球多为石质,可以两枚,踢时以球撞球。
2.现代指踢足球。
廷尉平
拼音:tínɡ wèi pínɡ 首字母大写:TWP五笔:tfpd nfif guf 廷尉平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下士
拼音:xià shì 首字母大写:XS五笔:gh fghg 下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秦以后亦沿用。
2.今用作军衔﹐为军士的最低一级。
3.才德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