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丢斯波得定则

拼音:tí diū sī bō dé dìnɡ zé 首字母大写:TDSBDDZ五笔:rj tfc dwr ib tj pgh mj 提丢斯波得定则的同义词反义词
表示各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的经验公式。1766年由德国科学家提丢斯提出,1772年经德国天文学家波得改进后公布。认为在04上各加上00,03,06,12,…等数,便是各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单位为天文单位)。1781年发现的天王星与该定则不谋而合。根据该定则发现了许多小行星。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观测值却与该定则不相符。

土星辐射带

拼音:tǔ xīnɡ fú shè dài 首字母大写:TXFSD五笔:ffff jtg lgk tmd gkp 土星辐射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土星磁场俘获的带电粒子带。1979年由行星探测器发现。位于7~8个土星半径内有一个小区域,在那里,辐射带粒子被强烈吸收,因而估计有一个等离子体云在环绕土星旋转。土星辐射的能量是它接收到太阳能量的25倍,据此表明,土星存在内在能源。

土曜

拼音:tǔ yào 首字母大写:TY五笔:ffff jnw 土曜的同义词反义词
1.行星名。即土星,又名镇星。 2.七曜日的第七日,即星期六。

五星

拼音:wǔ xīnɡ 首字母大写:WX五笔:gg jtg 五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 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宇宙速度

拼音:yǔ zhòu sù dù 首字母大写:YZSD五笔:pgf pm skp oac 宇宙速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从地球表面发射宇宙飞行器时,在其入轨点处必须具有的初始速度最小值。分为三种:(1)环绕地球运行所必须的速度(约791千米/秒)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或“圆形轨道速度”;(2)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飞往行星际空间所需的速度(约11186千米/秒)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或“脱离速度”;(3)摆脱地球和太阳的引力最终飞出太阳系所需的速度(约16659千米/秒)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自转(-zhuàn)

拼音:zì zhuàn (- z h u à n )首字母大写:ZZ(-ZHUàN)五笔:thd lfn (- z h u à n ) 自转(-zhu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机械运动的一种形式。物体以体内一条直线为轴的旋转。太阳及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大多作自西向东的自转(少数作自东向西的自转,如金星等)。许多恒星,甚至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其中一部分)都有自转。

本轮

拼音:běn lún 首字母大写:BL五笔:sg lwx 本轮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的宇宙体系学说认为,地球是不动的中心,太阳和行星环绕地球运行。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现象,认为每个行星在一个小圆上作等速运动,这个小圆叫做"本轮"。同时又假设本轮的中心在一个大圆上绕地球作等速运动,这个大圆叫做"均轮"。清人所编的《历象考成》里均轮也译作"本天"。

海王星

拼音:hǎi wánɡ xīnɡ 首字母大写:HWX五笔:itx ggg jtg 海王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八颗,绕太阳公转周期约164.8年自转周期约22小时。光度较弱,肉眼看不见。(图见〖太阳系〗)。

黄道带

拼音:huánɡ dào dài 首字母大写:HDD五笔:amw ut gkp 黄道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黄道两旁各宽八度的范围。日、月、行星都在带内运行。

火星

拼音:huǒ xīnɡ 首字母大写:HX五笔:ooo jtg 火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火星1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图见〖太阳系〗) 火星2 [huǒxīng](~儿)极小的火:铁锤打在石头上,迸出不少~◇他气得两眼直冒~。
12345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