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温标
拼音:rè lì xué wēn biāo 首字母大写:RLXWB五笔:rvyo en ipb ijl sfi 热力学温标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开氏温标”,旧称“绝对温标”。温标的一种。国际上作为基本温标。由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即开尔文勋爵)首创。单位为“开尔文”。国际符号为k。摄氏温标(t)与热力学温标(t)之间的换算关系为:t=t+27315,式中t的单位为开,t的单位为°c。
四维空间
拼音:sì wéi kōnɡ jiān 首字母大写:SWKJ五笔:lh xwy pw uj 四维空间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四维时空”、“时空连续区”等。由三维空间和时间所组成的总体。这一概念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所以也称“闵可夫斯基空间”。任何物质总是同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割的。要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使用三个空间坐标(x,y,z)和一个时间坐标(t)。
威耳逊
拼音:wēi ěr xùn 首字母大写:WEX五笔:dgv bgh bip 威耳逊的同义词反义词
(charlesthomsonreeswilson,1869-1959)英国物理学家。剑桥大学博士、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设计和制作了威耳逊云室,用来观察和拍摄带电粒子的径迹。为此与康普顿共获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研究大气电现象,研制成测量大气电的静电计。
吴健雄(1912-1997)
拼音:wú jiàn xiónɡ (1912-1997)首字母大写:WJX(1912-1997)五笔:kgd wvg dcw (1912-1997) 吴健雄(1912-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毕业于中央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和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1957年用实验证明在β衰变(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1963年又实验证实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对弱电统一理论有重要贡献。著有《介子物理学》等。
王淦昌(1907- )
拼音:wánɡ ɡàn chānɡ (1907- )首字母大写:WGC(1907- )五笔:ggg iqg jj (1907- ) 王淦昌(1907- )的同义词反义词
物理学家。江苏常熟人。清华大学毕业。柏林大学博士。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副院长、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受控核聚变方面的研究。领导发现反σ负超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最先提出用k俘获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独立于他人提出用激光来约束核聚变的思想。
韦伯费希纳定律
拼音:wéi bó fèi xī nà dìnɡ lǜ 首字母大写:WBFXNDL五笔:fnh wrg xjm rdm xmw pgh tvg 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一比例是个常数,用公式表示:△r(刺激差别量)r(刺激量)=k(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在此基础上假设最小觉差是感觉量的单位,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减,感觉量按算术级数增减,用公式表示:s=klgr(s代表感觉量,k代表常数,r代表刺激量)。这就是“费希纳定律”,或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
严济慈(1900-1996)
拼音:yán jì cí (1900-1996)首字母大写:YJC(1900-1996)五笔:got iy uxxn (1900-1996) 严济慈(1900-1996)的同义词反义词
物理学家。浙江东阳人。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法国国家科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同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副院长等职。主要研究水晶在电场作用下的伸缩和光学性能的变化;氢、氖的连续光谱,氢和臭氧的紫外线吸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著有《几何证题法》、《普通物理学》。
行星环
拼音:xínɡ xīnɡ huán 首字母大写:XXH五笔:tgs jtg gdh 行星环的同义词反义词
围绕行星运行的物质环。由无数的碎冰块、黑石块、黑石铁块等小物体组成。这些物体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故又称“行星光环”。161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土星光环。1977年和1979年人们又先后发现天王星光环和木星光环。
赵忠尧(1902- )
拼音:zhào zhōnɡ yáo (1902- )首字母大写:ZZY(1902- )五笔:fhr khn atgq (1902- ) 赵忠尧(1902- )的同义词反义词
物理学家。浙江诸暨人。东南大学毕业。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历任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1930年发现硬γ射线在重元素中散射时的“反常吸收”现象,并进行研究。为开创中国原子核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著有《硬γ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等。
朱光亚(1924- )
拼音:zhū ɡuānɡ yà (1924- )首字母大写:ZGY(1924- )五笔:tfi ig go (1924- ) 朱光亚(1924- )的同义词反义词
核物理学家。湖北汉阳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6年留学美国,从事核物理研究。密歇根大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室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