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鼎升遐
拼音:rán dǐnɡ shēnɡ xiá 首字母大写:RDSX五笔:dem hnd tak nhf 髯鼎升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以"髯鼎升遐"谓皇帝仙逝。
平壤战役
拼音:pínɡ rǎnɡ zhàn yì 首字母大写:PRZY五笔:guf fyk hka twc 平壤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894年9月,日军万余人分四路进攻朝鲜平壤。当时,守城清军约两万人。马玉fdb2、左宝贵等率部顽强抵抗,左中炮阵亡。主帅叶志超率将士弃城而逃,平壤失陷。此后战火烧向中国境内。
三一八惨案
拼音:sān yì bā cǎn àn 首字母大写:SYBCA五笔:dg g wt ncd pvs 三一八惨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奉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英美法意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段琪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上党战役
拼音:shànɡ dǎnɡ zhàn yì 首字母大写:SDZY五笔:h ip hka twc 上党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在山西长治(古称上党郡)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的战役。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为抢夺胜利果实,调集大军进犯解放区。8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率一万七千余人进占长治地区。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于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集中三万一千余人对长治实施围攻。战至10月12日,歼灭长治守军及其增援之敌共三万五千余人,有力地配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
全唐五代词
拼音:quán tánɡ wǔ dài cí 首字母大写:QTWDC五笔:wg ovh gg wa yngk 全唐五代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词总集名。今人张璋、黄fd62编。八卷。一、二、三卷为唐词,四、五、六卷为五代词,七卷为敦煌词,八卷为无名氏及仙鬼词。共收一百七十余人的二千五百余首词。汇集古今有关词调考证、词作本事、评语及考辨作者真伪的按语等,颇有参考价值。
跳歌
拼音:tiào ɡē 首字母大写:TG五笔:khqi sks 跳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1.跳跃歌唱。
2.彝白等族人民的一种集体性传统歌舞。逢节日喜庆举行,十余人到数百人不等,以笛子﹑三弦月琴﹑芦笙等伴奏。跳时围成一圆圈,动作以腿部变化为主,激烈粗犷。边舞边唱对歌。古称蹋歌,也称打歌﹑跳乐。"阿细跳月"即属"跳歌"的一种。
文选楼
拼音:wén xuǎn lóu 首字母大写:WXL五笔:yygy tfqp sov 文选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1.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建。统集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江苏省扬州市。旧谓萧统读书处。或言非是﹐乃隋曹宪故居﹐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文选巷﹐楼为文选楼。清阮元居文选巷﹐建楼五间﹐题名隋文选楼﹐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五四运动
拼音:wǔ sì yùn dònɡ 首字母大写:WSYD五笔:gg lh fcp fce 五四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竟准备签字承认。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示威队伍还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痛打在曹家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军阀政府逮捕学生三十余人。学生立即罢课。6月3日后,上海工人发动罢工声......更多
西山会议派
拼音:xī shān huì yì pài 首字母大写:XSHYP五笔:sghg mmm wfc yyr ire 西山会议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林森、居正等国民党右派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决议案。参加会议者后来被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谢持、邹鲁等人党籍。
香港海员大罢工
拼音:xiānɡ ɡǎnɡ hǎi yuán dà bà ɡōnɡ 首字母大写:XGHYDBG五笔:tjf iawn itx km dd lfc a 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2年1月13日,香港海员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至2月底罢工人数增至十万余人。3月4日,大批工人离开香港回广州,行至九龙沙田时,遭英国军警开枪阻拦、镇压,当场打死四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工人坚持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恢复工会、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等条件。3月8日罢工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