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

三秦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qín项羽破秦以后,三分关中,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谓之“三秦”。后用以称关中、陕西一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ú shí liù/lù guó1.旧史称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及其所建的十六个割据政权。有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始于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讫,历一百三十五年。

伤鳞入梦

伤鳞入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lín rù mèng1.谓受恩不忘报。典出《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昆明池人钓鱼,纶絶而去。梦于汉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昨所梦也。'取而去之。帝后得明珠。"

化鱼

化鱼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huā yú1."化鱼为龙"的省略语。旧传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积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鳃龙门。"后以"化鱼"指由平民而做官,社会地位由平庸而显耀。 2.指如来化身为鱼以喂众的典故。

天尺五

天尺五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chǐ/chě wǔ1.《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汉韦曲杜曲皆三辅地﹐为贵族豪门聚居地。后遂以"天尺五"极言与宫廷相近。 2.谓离天甚近。极言其高。

巴渝舞

巴渝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yú wǔ1.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周初传入中原,被采用为军队乐舞。《后汉书·南蛮传》:"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魏晋后王粲﹑傅玄等人人有拟作。自汉至唐,为庙堂舞中武舞之一。魏更名"昭武舞",晋更名"宣武舞",梁恢复原称。隋文帝曾以非正典罢之。唐清商乐中尚有"巴渝舞"之名。陆龟蒙有拟作。后不复见于记载。

恩鱼

恩鱼的同义词反义词
ēn yú1.《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辛□《三秦记.汉武帝》:"昆明池,汉武帝凿之……池通白鹿原。人钓鱼于原,纶絶而去。鱼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戏于池,见大鱼衔索,曰:'岂非昨所梦乎?'取鱼去钩而放之。帝后得明珠。"后以"恩鱼"为称颂圣德之词。

报恩珠

报恩珠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o ēn zhū1.《艺文类聚》卷八四引辛氏《三秦记》:"昆明池昔有人钓鱼,纶絶而去,遂通梦于汉武帝,求去钩。帝明日戏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岂梦所见耶?'取而放之。间三日,池边得明珠一双,帝曰:'岂非鱼之报耶!'"后用为报恩之典,称"报恩珠"。 2.即隋珠。

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àn dù chén cāng1.渡:越过。陈仓:古代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关中、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汉高祖刘邦用韩信计,偷渡陈仓定三秦。亦比喻秘密进行的活动。 2.也比喻男女私通——通常与“明修栈道”合用。

鱼化龙

鱼化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huà/huā lóng1.鱼变化为龙。语本《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后以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12 共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