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体

两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tǐ/tī/bèn1.犹两形。

互体

互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hù tǐ/tī/bèn1.《易》卦上下两体相互交错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观》为《坤》()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则为《艮》(),三至五爻则为《坤》()。 2.旧体诗修辞手法之一。谓一联上下两句文意互相映衬补充。

南歌子

南歌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gē zǐ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押平声韵。双调五十二字,有平声韵和仄声韵两体。唐代另有《南歌子词》,单调,二十字,押平声韵,即五言绝句。

忆江南

忆江南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jiāng nán/nā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都押平声韵。

滴滴金

滴滴金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 dī jīn1.花名。旋覆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旋覆花》。 2.词牌名。又名《缕缕金》。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一字两体,仄韵。见《词谱》卷八,《词律》卷六。 3.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此曲牌。北曲亦名《甜水令》,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南曲有二:一与词牌全阕或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4.烟火花炮名。

诉衷情

诉衷情的同义词反义词
sù zhōng qíng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一丝风》﹑《步花间》﹑《桃花水》﹑《偶相逢》﹑《画楼空》﹑《渔父家风》。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三字﹐平韵﹑仄韵混用。双调四十一字﹐平韵。又有《诉衷情近》﹐双调七十五字﹐仄韵。 2.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同﹐亦有仅用前半阕者。用作引子。

人月圆

人月圆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yuè yuán1.词牌名。又名青衫湿。始创于宋王诜,因其词中有"人月圆时"句,故名。双调四十八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南曲大石调﹑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字数与词牌不同。

作两

作两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liǎng1.《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两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后本《易》"继明"之意,称太子为"作两"。言能继天子而明照四方。

十二时

十二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shí1.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2.犹言一昼夜,全天。 3.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宋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更多

十体

十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tǐ/tī/bèn1.指十种文体。 2.指书法的十体。唐张怀瓘所分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见所著《书断.列传》。 3.指书法的十体。唐唐元度所分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唐元度》。 4.指十种诗体。唐元稹于元和七年时,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五言七言两体﹑律讽﹑悼亡﹑......更多
1234 共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