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
二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jiǎ1.殿试第二等。
二甲苯
二甲苯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jiǎ běn化学式c_6h_4(ch_3)_2。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三种异构体。一般指这三者的混合物,为无色、芳香、易燃的液体。由煤干馏、石油重整、汽油热裂而得。用作溶剂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传胪
传胪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án/zhuàn lú1.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 2.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中元
中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uán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2.称中元节。 3.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参见"三元"。
四环素
四环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huán sù1.抗菌素的一种。对多种球菌和杆菌有抗菌作用,对立克次体和某些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用来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斑疹伤寒﹑恙虫病等。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等均系四环素的衍生物,合称为四环素属抗菌素。
三甲
三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iǎ1.术数家用语。三甲为寿相之征。 2.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见《宋史.选举志一》。也指殿试的第三等。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称。甲午(公元1894年)中日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辱国的《马关条约》;甲辰(公元1904年)日俄之战,日本夺取沙俄在东三省南部的控制权;甲寅(公元1914年)日德之战,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控制权。
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huà/huā zhòng/chóng zhěng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如铂、铂铼等)存在的条件下,使烃类分子重新排列的过程。其主要反应为环烷烃芳构化、烷烃异构化、烷烃脱氢环化等。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芳烃苯、甲苯、二甲苯等,副产液化石油气和氢气。
煤化工
煤化工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huà/huā gōng化学工业分支之一。以煤为原料,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使其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学品的工业。加工过程包括煤的气化、催化、焦化、低温干馏和电石乙炔化工、煤的直接化学加工方法等。产品包括煤气、汽油、焦炭等燃料和烃类、醇类、氨、苯、甲苯、二甲苯、萘、酚、吡啶、蒽、菲、咔唑、腐殖酸、活性炭等化学品。
留馆
留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guǎn1.清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学习期满,举行"散馆"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
芳香烃
芳香烃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g xiāng tīng简称“芳烃”。具有芳香族化合物性质及苯环基本结构的环烃。如苯、邻苯二甲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