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rè dài jì fēng qì hòu又称“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夏热冬温,季节明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
亚热带
亚热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rè dài1.从气候上划分的地理区域,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
台湾岛
台湾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 wān dǎo中国第一大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山,台湾山脉南北纵贯。平原分布于西部沿岸。大部分海岸线较平直,东海岸断崖逼岸,西海岸滩涂宽广。河流短促,水流湍急,富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
台湾省
台湾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 wān shěng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东海和南海之间。省境由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075万(1992年)。少数民族有高山族。1887年置省。行政中心台北。主岛2/3为山地、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平原分布在西部。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工业发达,纺织、电子和食品工业为支柱。主要农产有水稻、甘蔗、水果和蔬菜。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sēn lín shēng tài xì/jì tǒng由森林中的土壤、水、空气、阳光、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组成的综合体。分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湖南省
湖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nán shěng别称“湘”。在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人口6356万(1995年)。有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长沙。西、南、东三面为山地,中部为丘陵、盆地;北部有洞庭湖,纳湘、资、沅、澧四水汇注长江,湖周围为平原。亚热带湿润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锑产量世界第一,稻米产量为全国之首,全国重要商品粮产区。茶叶、苎麻和生猪产量都居全国前列。淡水渔业较发达,南方重要木材产地。
金鸡纳树
金鸡纳树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jī nà shù1.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云南省
云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n nán shěng简称“云”,别称“滇”。在中国西南部。面积39.4万平方千米。人口3873万(1995年)。中国民族最多的省区。少数民族占三分之一,有彝、白、傣等族。明代置云南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云南省。省会昆明。东、西部分属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多山间盆地--坝子。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经,富水能。锡、铅、锌、铜、磷储量丰富。有色金属工业较发达。全国最大烤烟产区,甘蔗和橡胶重要产地。林业较重要。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 gé luó -ào dà/dài/tài lì yà rén zhǒng/zhòng1. 世界三大人种之一,皮肤黝黑,嘴唇厚,鼻子宽扁,头发鬈曲,分布区域包括非洲,澳州及南亚热带地区。
杧果
杧果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ng guǒ1.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绿乔木。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质厚。花小,黄色。果实呈肾形,淡绿或淡黄色,果肉多汁,味甜,有香气。果皮可供药用。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