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

元丰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fēng1. 宋神宗赵顼年号。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宋·苏轼《石钟山记》。

审官院

审官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 guān yuàn1.宋代选拔京朝官的机关。分东西二院,东院主文选,西院主武选。元丰后其职并入吏部。

七书

七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shū1.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三舍

三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hè/shě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2.泛指距离远。 3.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 4.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十八路

十八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bā lù1.宋代行政区划。宋太宗至道三年分境内为十五路,到仁宗时,又增三路,共为十八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广南东﹑广南西。到神宗元丰末,又分为二十三路。参阅《文献通考.舆地》﹑《宋史.艺文志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崇文院

崇文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óng wén yuàn1.官署名。三国魏明帝置崇文观,唐设崇文馆。宋初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总名崇文院,元丰中改属秘书省。参阅宋程俱《麟台故事.沿革》。

市易法

市易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yì fǎ1.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元丰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晁补之(1053-1110)

晁补之(1053-1110)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bǔ zhī (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年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丁丑

丁丑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chǒu1. 六十甲子的第十四位。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宋·苏轼《石钟山记》。

三舍法

三舍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hè/shě fǎ1.宋神宗时取士法,为元丰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
123 共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