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

准噶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n gá ěr1.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n gá ěr pén dì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海拔一般在400米左右,最低处不到200米。盆地西侧山地有几处缺口,西风气流可进入,带来降水。中部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广阔草原。北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其余河流均为内陆河。边缘为山麓绿洲,盛产棉、麦。南部天山北麓的平原为新垦区。石油资源丰富。

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shān shān mài亚洲著名高山。横贯中国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海拔3000~5000米。著名高峰有托木尔峰(7435米)、汗腾格里峰(6995米)等。多冰川。山间有陷落而成的盆地和谷地。中国西北重要林区和高山牧场。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lǔ mù qí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乾隆帝(1711-1799)

乾隆帝(1711-1799)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gān lóng dì (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珅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让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天山

天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shān1.山名。(1)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击柔然﹐从浚稽山北向天山﹐即此。(2)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也称白山﹑折罗漫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县;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2.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宽25......更多

康熙帝(1654-1722)

康熙帝(1654-1722)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g xī dì (1654-1722)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庙号圣祖,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1661年八岁即位,初由权臣鳌拜等专权。亲政后,设计逮捕鳌拜,掌握大权。1681年平定吴三桂等西南三藩叛乱,1683年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后又出兵驱逐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并派索额图等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间东段边界。继而又三次率军亲征,打败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加......更多

棕钙土

棕钙土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gài tǔ温带半荒漠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上层为褐棕色或淡棕色。呈碱性至强碱性反应。表层腐殖质含量少。有明显的钙积层。肥力较低。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

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kè lā/lá mǎ yī sh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1958年设市。“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人口23.4万(1995年)。盛产石油,是以石油工业为主的新兴工矿城市。

卫拉特

卫拉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lā/lá tè1.清代对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卫拉特"乃蒙语音译,为部落之意。元代称斡亦剌,明称瓦剌,清曰厄鲁特,也称额尔特﹑卫拉特。后分裂为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12 共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