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篇

十三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piān1.《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因以"十三篇"借指该书。

孙吴

孙吴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xùn wú1.春秋时孙武和战国时吴起的并称。皆古代兵家。孙武着《兵法》十三篇。吴起着《吴子》四十八篇。 2.三国时吴国,因王室姓孙,历史上也称孙吴。

画廊集

画廊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 láng jí散文集。李广田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二十三篇。作品多描写乡野的故事和个人的心曲。有对哥哥凄惨一生的追忆,有对朋友贫病而死的哀恸。文字质朴,感情深沉。

陈云文选

陈云文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ún wén xuǎn陈云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辑。共三卷。1984-1986年出版。收入1926-1985年的著作一百五十三篇。

坎特伯雷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kǎn tè bó/bǎi/bà léi gù shì jí英国乔叟作于1387-1400年。收有一篇总引和二十三篇故事。绝大部分用诗体写成。写一群从伦敦到坎特伯雷去朝圣的香客在旅途中轮流讲述的故事。香客中有骑士、侍从、自耕农、乡绅、教士、商人等,构成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 zǐ bīng fǎ也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共十三篇,分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和治军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等。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孙武

孙武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 wǔ①孙武。亦称“孙子”。春秋末期军事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曾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见吴王,被吴王重用为将。与伍子胥一起共佐吴王实施破楚击越,尔后争夺中原之方略,使吴成为一隅之霸。其军事思想丰富而深邃,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作。②孙武(1880-1939)。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北夏口(治今汉口)人。曾参加自立军起义。后参加......更多

战国策

战国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guó cè书名。战国时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三十三篇,始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止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继位。北宋时有散佚,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中,有失传已久的部分内容。

杜牧(803-853)

杜牧(803-853)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mù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黄、池、睦、湖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杜牧有抱负,善论兵,喜兵法,曾著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指陈时局之作,怀古诗融入史论,对后世影响颇大。其诗风俊爽雄丽,为晚唐杰出的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有诗歌《郡斋独酌》、《过华清宫》、《泊秦淮》、《山行》等名篇。赋以《阿房宫赋》最有名。......更多

棋经

棋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jīng1.关于棋术的专书。亦指棋术。敦煌写本中有《棋经》一卷(S5574号),存169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棋经》七篇,第二部分是梁武帝的《棋评要略》。宋张靖着有《棋经十三篇》。
12 共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