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shǐ zōng jiào/jiāo1.指原始时代的朴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

普米族

普米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mǐ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丁巴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仡佬族

仡佬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lǎo zú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43.8万人(1990年)。语言属汉藏语系,用仡佬语,无文字,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信仰原始宗教。历史上长于铸造青铜器,精于纺织。传统节日有仡佬年、吃新节。主要从事农业。

原始

原始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shǐ①最初的;第一手的:原始记录|原始材料。②最古老的;未开发的:原始社会|原始森林|原始时代|原始宗教。③推究本始:原始要终。

神道教

神道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 dào jiào简称“神道”。日本的民族宗教。起源于原始宗教,后吸收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崇拜多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教派众多,大致可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大系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祠官”、“祠掌”等。

萨满教

萨满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sà mǎn jiào/jiāo1.一种原始宗教。流行于亚洲﹑欧洲的极北部等地区。

黑纸节

黑纸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hēi zhǐ jié1.又称送衣节。是壮族人民纪念祖先的节日。曾盛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巴马﹑凤山﹑天峨﹑东兰﹑田东等县,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壮族家家户户祭奠祖宗,祭毕焚化黑纸制的衣服,并唱送衣歌。传说来源有二;一出于壮族原始宗教,认为七月十四阴间最冷,送寒衣为祖先御寒;二出于壮族女英雄妈六巾拨太阳于七月十四以身殉难的故事。

拜物教

拜物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i wù jiào①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把某些东西(如石头、树木、弓箭等)当做神灵崇拜,无一定的组织形式。②比喻对某种事物的迷信:商品~。

珞巴族

珞巴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 bā zú分布于西藏的少数民族。约2320人(1990年)。用珞巴语,无文字。部分人通藏文。信仰原始宗教。擅长射箭。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牧猎业。

藏传佛教(藏zàng)

藏传佛教(藏zàng)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ng chuán fó jiào (záng)俗称“喇嘛教”。中国佛教的一支。由7世纪印度传入的大乘密教与西藏地区原始宗教“本教”相结合而成。13世纪传入蒙古族地区。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等。传播于中国藏、蒙古、土、裕固族地区,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国等地也有传播。
1 共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