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

启蒙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mēng/méng/měng①开发蒙昧,使明白事理。特指教育童蒙,使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的知识:祛蔽启蒙|启蒙教育。②指普及新知,使社会接受新事物,摆脱愚昧和迷信: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mēng/méng/měng yùn dòng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一批先进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反对神学教条和封建愚昧,进而批判和否定旧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德国的莱布尼茨和莱辛等。

上大人

上大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dà/dài/tài rén1.旧时学童入学,教师多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等语,供描红习字之用。取其笔画简单,便于学童诵读习写。按,敦煌写本已有此语。《续传灯录》卷十二及《五灯会元》等书亦有记载,文字稍有变更。盖自唐末起已作为学童习字的启蒙教材。后因以"上大人"比喻极简单浅近的文字。

伦理学

伦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n lǐ xué也称“道德哲学”、“道德科学”。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9世纪末,中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借用日本的译法,把英文ethics译作伦理学,成为这一学科的名称。在中国古代,曾产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派伦理学说。在西方,则有快乐主义、禁欲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伦理学说。这些学说都离开社会经济基础去考察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击蒙

击蒙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mēng/méng/měng1.发蒙;启蒙。

卢梭

卢梭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suō①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不平等的根源,主张人们经过协议,订立契约,成立公民的社会。在哲学、美学、文学和教育学上也提出过许多观点。他的思想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很大。著作主要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爱弥尔》等。②泰奥多尔·卢梭(théo......更多

杂字

杂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zì1.古代启蒙的识字读本。汇辑各类常用字﹐编成韵语﹐以便初学者记诵。

艾思奇(1910-1966)

艾思奇(1910-1966)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sī qí (1910-1966)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延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宣传工作。30年代曾发表《大众哲学》,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起过启蒙作用。著作还有《哲学与生活》等。

陈独秀(1879~1942)

陈独秀(1879~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dú xiù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其人一生功过至今仍是学界争议。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日本回国后创办的《青年杂志》(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1917~1920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更多

严复(1854-1921)

严复(1854-1921)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fù (1854-1921)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123 共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