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guǒ bào yìng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范缜(约450-约510)
范缜(约450-约510)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 zhěn (yuē/yāo 450-yuē/yāo 510)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综合和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反对因果报应的观点,认为形体和精神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关系,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著作有《神灭论》等。
收因种果
收因种果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ōu yīn zhǒng guǒ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收因结果
收因结果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ōu yīn jié guǒ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显报
显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n bào1.佛教语。显明的因果报应。
善书
善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 shū1.好书;善本书。 2.巧于文章。 3.指擅长书法。 4.旧谓以因果报应等劝人为善之书。
因报
因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bào1.见"因果报应"。
因果
因果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guǒ①指原因与结果二者的关系:前面的分句是后句的原因,所以是因果句。②指因果报应: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宝卷
宝卷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juàn1.一种讲唱文学形式,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早期作品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现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代普明和尚的作品。明代以后,取材一般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宝卷日益流行,有二百种以上,例如《梁山泊宝卷》﹑《土地宝卷》﹑《药名宝卷》等。佛家宣讲宝卷称"宣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曲艺。
搜神记
搜神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sōu shén jì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原本已佚,今传本二十卷为后人所辑。其创作动因是“明神道之不诬”(《搜神记序》)。故事或采之史传杂说,或得之亲身见闻。多为因果报应、神怪灵异之事。对于后世小说戏曲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