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国势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shì①国力:~强大丨~蒸蒸日上。②国家的形势:~危殆。
官势
官势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shì1.国势;国力。 2.官吏的权势。
吴楚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chǔ qī guó zhī luàn西汉初年诸侯王国的叛乱。汉初,文帝、景帝因中央政权受到诸侯王国势力的威胁,遂采取削弱诸侯实力的措施。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与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发动叛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于三个月内平定叛乱。从此诸侯王国势力衰落。
周文王
周文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wén wáng商朝末期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王封他为西伯,故又叫伯昌。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后来以岐山周原(今陕西扶风)为根据地,兼并附近的诸侯国,国势强盛。在位五十年。
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ng què/qiāo/qiǎo wáng zhāo/cháo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希腊马其顿军,推翻难陀王朝后建立。阿育王在位时国势最强,几乎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以佛教为国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治制度。约前187年被推翻。
察战
察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 zhàn1.官职名。三国吴设置的负责监视吏民的职官。《三国志.吴志.孙休传》:"是岁使察战到交址调孔爵﹑大猪。"裴松之注:"察战,吴官名号,今扬都有察战巷。"《晋书.五行志上》:"六年十月,石头小城火,烧西南百八十丈。是时嬖人张布专擅国势,多行无礼,而韦昭﹑盛冲终斥不用,兼遣察战等为内史,惊扰州郡,致使交址反乱,是其咎也。"一说"察战"为人名。清沈涛谓《三国志》无书官而不书人姓名例。参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卷五。
意大利复兴运动
意大利复兴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dà/dài/tài lì fù xīng/xìng yùn dòng19世纪意大利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运动。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意大利恢复封建专制统治,国家四分五裂,受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等外国势力统治或控制,只有撒丁王国是独立国家。烧炭党和青年意大利党多次发动起义,争取国家统一,均遭失败。1848年,西西里岛发生人民起义,掀起全国革命浪潮。以马志尼为首的民主派先后建立威尼斯共......更多
推恩削藩
推恩削藩的同义词反义词
tuī ēn xiāo/xuē fān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小了,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zhì wéi xīn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9世纪中期,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出现危机。西南各藩下级武士发动拥护天皇、驱逐洋人的“尊王攘夷”运动,不久发展成为要求推翻江户幕府的“倒幕”运动。1867年倒幕派以天皇名义迫使将军交权,建立新政府。1868年幕府制度被推翻后,天皇改年号为明治。此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废除封建制度,发展经济,建立新军,......更多
桑海王国
桑海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g hǎi wáng guó西非古国。约公元7世纪桑海人所建。1009年迁都加奥,又称加奥王国。接受伊斯兰教。14世纪初被马里王国征服,不久又独立。15世纪下半期桑尼·阿里统治时,大力对外扩张,先后占领重镇廷巴克图和杰内,形成疆域广阔的大国。1493-1528年穆罕默德·杜尔在位时国势最盛,建立中央集权制。1591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