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

地幔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màn地球内部地壳和地核之间的构造层。故旧称“中间层”。厚度约为2900千米,其质量约占地球的67.2%。一般将其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

下地幔

下地幔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dì/de màn1. 深度大约在1000公里以下的地幔的部分。

岩石

岩石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shí/dàn一种或几种矿物有规律组成的天然集合体。是组成地壳和地幔的重要物质。通常指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坚硬固体。按形成岩石地质作用的不同,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材料。

地学

地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xué“地球科学”的简称。地质、地理、气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学科的总称。研究内容包括地球内部(地核、地幔、地壳等)、地球表面的水体、陆地和大气层,以及生物自然地理和生物经济地理等。研究地学,对避免自然灾害、增强人类对自然界的应变能力、开发自然资源、利用自然条件、丰富经济活动、发展社会生产等有重要意义。

地球

地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qi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人类居住的星球。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三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质量5.976×10^27克;平均密度5.52克/立方厘米。公转周期365.25天,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相交成23°26′的角度,故有四季寒暑和昼夜长短的差别。面积51100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约占70.8%,陆......更多

岩石圈

岩石圈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shí/dàn quān/juàn/juān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圈层之一。厚约70~100千米。

地核

地核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hé/hú地球内部最中心的部分。位于地幔之下,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推测主要为铁、镍成分的物质,质量约占地球的32.4%。可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

岩浆

岩浆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jiāng/jiàng地球内部自然形成的炽热熔融体。成分很复杂,其中最普遍与最重要的是硅酸盐。温度约为700~1200°c,所受压力很高,故可在上地幔或地壳中运移,或喷出地表。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内生矿床。

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dǐ/de kuò zhāng shuō/shuì/yuè一种解释洋底地壳形成的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洋底地壳中的分裂带(洋中脊)中不断涌出,冷却为洋底新地壳,原来的洋底地壳则随之而向两侧扩张。是从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为板块构造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深大断裂

深大断裂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 dà duàn liè地壳上规模巨大并向下深切的线形断裂带。发育时期很长,区域延伸可达上千千米,最深可切穿地壳伸入地幔,一般是不同大地构造的分界,成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浆活动带和内生矿床成矿带。较著名的有东非裂谷、洋中脊裂谷及中国雅鲁藏布江深断裂带、郯城庐江深断裂带等。
1 共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