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县
山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xiàn/xuán1.山区县邑。
天柱山
天柱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zhù shān又称“潜山”、“皖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奇峰峻峭,有四十二峰、十六岩、二十五洞、十三井、七关、八池、四十八寨等胜景。有三祖寺、马祖庵、渡仙桥、炼丹台等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关
东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guān1.关隘名。三国吴诸葛恪筑。为魏﹑晋﹑南北朝时的要冲。故址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复姓。春秋晋有东关嬖五。
浄居
浄居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g jú1.寺庙。 2.指清净地居住。 3.寺名。在河南省光山县西南净居山上。佛教天台宗鼻祖慧思和智顗曾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道岸禅师始建此寺。北宋干兴年间改名梵天寺。参阅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序。
神女庙
神女庙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 nǚ/rǔ miào1.庙名。为巫山神女所立之庙。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巫山飞凤峰麓。《清一统志·夔州府·祠庙》引晋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梦与神遇,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一说瑶姬为西王母之女。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庙额曰'凝真观'。"
三荆
三荆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īng1.一株三枝的荆树。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3.后魏置荆州于穰县(今河南邓县),置南荆州于安昌(今河南确山县),置东荆州于泚阳(今河南泌阳县),谓之三荆。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胡三省注。
九龙池
九龙池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lóng chí1.唐代长安池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赶九龙池赏杨家一捻红。"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若耶溪西施戏瓢,九龙池玉环斗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九龙池》:"九龙池接近昭陵,其北有粹泽亭为累朝驻跸之地。"故址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巨人山在汶山县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传是九龙池。"
六安茶
六安茶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ān chá1.茶名。产自安徽省霍山县的大蜀山。霍山旧属六安﹐故名。相传能消垢腻﹐去滞积。旧为贡品。解放后其种植﹑焙制工艺均有进一步发展。
六诏
六诏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zhào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土口
土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kǒu1.洞口。语出《文选.宋玉》:"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李善注:"土囊,大穴也。盛行之《荆州记》曰:'宜都佷山县有山,山有穴,口大数尺为风井,土囊当此之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