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
巫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shī1.男巫女巫的通称;或专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东巴教
东巴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bā jiào/jiāo1.我国纳西族中信奉的一种宗教。信仰多神,保留有原始巫教的残余。巫师称"东巴",经书称《东巴经》。
密枝节
密枝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mì zhī/qí jié也称“祭密枝”。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十二月初十前后。届时,村中的男子共杀绵羊前往密林中的祭场祭祀,毕摩(巫师)诵祭神经;祭毕,把羊肉分给各户,回村后再用以祭家神。然后全村青年男女上山赶雀一天,进行娱乐和社交活动。
师巫
师巫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wū1.巫师。
符师
符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shī1.指画符念咒的术士﹑巫师。
跳大神
跳大神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ào/táo dà/dài/tài shén1.旧时巫师假装神仙附体,来回跳跃,伪称能驱鬼治病。
两浙
巫医
巫医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yī1.古代以祝祷为主或兼用一些药物来为人消灾治病的人。 2.巫师和医师。
师公戏
师公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gōng xì/hū1.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jí rú lǜ lìng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