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
张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dào1.明显的道理。 2.方言。举动毛躁。
张道陵(34-156)
张道陵(34-156)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dào líng (34-156)东汉五斗米道创立者。原名张陵,字辅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后入鹤鸣山(四川大邑县境)修道。结合民间巫术用符水为人治病,并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道派,为道教定型之始。入道者须交纳米五斗,故时称“五斗米道”。后被道教徒尊为“天师”,世称“张天师”。
都功
都功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dōu gōng1.亦作"都工"。 2.道教职称。后汉张道陵创五斗米道。道陵死,张鲁复行之。设二十四治,各治设治头﹑祭酒,以为管理﹑治事,由都功总领之。
一二三
一二三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èr sān1.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太上老君授张道陵"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签》卷六。 2.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 3.犹言头绪﹑办法。 4.原由。
二十四治
二十四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zhì1.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诸治由张道陵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
仙井监
仙井监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jǐng jiān/jiàn1.监名。其地有盐井,相传为汉张道陵所开,因名仙井。北宋熙宁五年置陵井监,宣和四年改名仙井监。治所在仁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仁寿﹑井研两县地。
全真道
全真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án zhēn dào也称“全真教”、“全真派”。与正一道同为道教两大教派。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全真庵讲道时创立。主张道、释、儒三教合一,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不尚符,不事烧炼。道士须出家居于宫观,不结婚并禁荤腥。
天师
天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shī①古代称有道术者。据《庄子·徐无鬼》载,黄帝称襄城童子为“天师”。②东汉时称“传道者”。《太平经》卷三十五:“今天师为王者开辟太平之阶路,太平之真经出。”③指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和他的子孙。公元307-312年间,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移居龙虎山(今江西贵溪境内),尊张道陵为“正一天师”,后世对他和他的子孙因有“张天师”的称号。
道教
道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jiào/jiāo1.道德教化。 2.我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道陵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金元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3.指佛教。
青城山
青城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chéng shān古称“丈人山”,又称“赤城山”。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海拔1600米。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有“青城天下幽”之称。为道教名山,相传东汉道教始祖张道陵修道于此。有天师洞、上清宫、建福宫、朝阳洞等古迹,道教称为“第五洞天”。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